乾隆登基后推行一政策 官员一片叫好 奴仆人人自危

我们之前说到,清朝前期连续有几位皇帝,在登基的初期,皇位都坐得不太牢固。

如顺治和康熙,两人都是冲龄继位,身边强臣环绕,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个傀儡皇帝的下场。雍正登基时虽然年长,但经历了惨酷的九子夺嫡后,雍正继位的合法性问题一直被人所诟病,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也因此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碍。

与前面几位相比,乾隆皇帝的继位算是相对比较顺利的。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被册封为宝亲王养在宫中,暗示未来大宝有归。等雍正驾崩后,乾隆便顺理成章地根据遗诏,荣登大宝了。

诚然,乾隆从父辈那里接收权力的过程,比之前人要顺畅很多,但也并不是完全顺风顺水。

第一,乾隆上位时还很年轻,许多老臣对这位新皇帝的能力还持观望态度。第二,从理亲王弘皙、和亲王弘昼后来对待弘历的态度来看,这两位潜在皇位竞争者对乾隆,也并不太心服。所以乾隆登基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立刻采取措施收买人心,巩固自己的地位。

幸运的是,收买人心这件事对当时的乾隆来说,不是太难的事。

一般老皇帝要帮新皇帝顺利接班,最好的做法就是把仁政留给新皇帝来施行。巧的是,雍正刚好是个超级刻薄的皇帝,虽然他的治国能力很强,但却因过于严苛,下面大臣们都被搞得胆战心惊,乾隆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只要以宽仁手段治国,自然就能获得臣民的拥戴了。

乾隆刚登上帝位时,一面料理雍正的后事,一面采取各种手段,笼络各方的势力。比如为了笼络老臣,下令让鄂尔泰和张廷玉配享太庙;又比如为了安抚宗室,封弘昼之母为贵妃、给果亲王、庄亲王赐食双俸等;还有为了争取民心,还下旨减少民间赋税等等。

不过,这些恩惠的普及面要么太小,要么又太大。虽然少数的王公大臣,还有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乾隆要讨好的对象,但他更需要依靠的,是全国各级官员的支持。为了让这些社会的上层人员感受到他的皇恩浩荡,继续支持他的工作,乾隆特别下了这样一道命令:

“谕曰:本年恩诏,赦款甚多,但奴仆告家主之案,名分攸关,情罪可恶,毋得援恩诏赦免。……断不容奴仆挟制短长,妄行首告,而紊尊卑之定分也。嗣后遇有奴仆首告家主者,虽所告皆实,亦必将首告之奴仆,仍照例重治其罪。”

这道谕旨的意思是,以后凡是遇到奴仆告发主人的案子,即使主人真的犯了罪,那位首告的奴仆,也要受到重罚。

有朋友可能会问,禁止奴仆告家主,对各级官吏而言,有那么重要吗?实际上,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这是乾隆能给这些官吏的最大恩典,甚至大过于直接赏赐黄金白银。

其原因在于,雍正朝时,雍正皇帝对下属的管控极严,靠的是两手工具,一为密折,二为粘杆处。

所谓密折,是指某些雍正所指定的官员,拥有直接向皇帝秘密陈奏的权利,雍正利用密折让官员们互相检举和揭发,人人都有小辫子被他抓在手上。而粘杆处则是一秘密情报机构,其渗透极广,官员们稍有不慎,可能就被最信任的家仆或手下所出卖,无时无刻不活在惴惴不安的恐惧之中。

在人身安全成为奢侈品的情况下,乾隆下旨重罚告发主人的家仆,为各级官吏们免除了后顾之忧,大家自然更加对这位新皇帝感恩戴德了。

当然,对身为奴仆的人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道命令的施行,使得仆人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即便遭到主人虐待,也不可向人告发,否则会受到更重的刑罚。只是这些“下人”们究竟是死是活,已经不在乾隆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