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将军55年被授大校军衔,33年后被授上将,如今98岁依然健在

1988年,国家的各位高级领导人,包括邓小平同志在内一致认为,过去制定的军衔制度有所纰漏,于是大家共同决定,要中断旧军衔制,实行新的军衔制度。这项改变加强了军队的正规化,也更加适应局势的发展,赢来一致好评。

不过旧的军衔制,也就是55年的,已经用了许多年,很多人都因为旧制度的一些错误,得不到正确的名誉。88年改版之后,一些为国做出贡献的将军们的军衔得到了重新的评定。今天的主人公他便是这样的人物,他在55年仅是个大校,1988年却成了上将,具体如何,我们一起来看看。

他就是万海峰,1920年出生于河南省一个小山村。他从小命运多舛,三岁时就失去母亲,父亲残疾只能去去做帮工。为了活下去,他的两个姐姐当了童养媳,他也是小小年纪就要去放牛放羊。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有不同于同龄人的困苦经历,眼界也比同龄人开阔,思想更加成熟,为人更加稳重。

十七岁时,他偶然看见红军的宣传标语:“打土豪,分田地”,这句句深深地戳进他的心哇,他认为只有跟着红军,穷人才能有田地,大家才能平等。为了这个理想,他义不容辞地加入红军。当时他年轻尚小,原本共产党还不太同意,后来看他态度诚恳,才破例让他进。

从一个小士兵,他兢兢业业地工作,不懈地努力,因为之前吃过苦,他在战争期间更容易坚持下去。到了1945年,他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努力,成为了副团长了。以他这个年龄,这个职位实属不易。到了建国后,他因为资历高,经验足,被评为师参谋长、副师长。朝鲜战争爆发时,他放下刚安宁不久的生活,自愿带军参加作战,令人佩服。

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一个资历能力都不错的英雄,在1955年,仅仅被授予大校军衔,而不是将衔。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努力,放弃继续为国效力。相反这些事他并不在意,他认为虚名而己,自己看重的是为国为民奋斗,而不是去争这些。

因此在接下来的文革之中、唐山大地震等等国家大事中,他依旧毫无保留,竭尽所能地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一度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深入一线,打仗救人,义不容辞。

正因如此,在1988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获得该得的荣耀。如今万海峰将军已经98岁了,依然健康常在,向老将军致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