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师生恋最盛行时期:鲁迅年长妻子18岁,徐悲鸿苦恋学生无果

民国时期是一个动荡而浪漫的时代,许多文人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对中国的封建劣俗越发摒斥,表现在爱情观上则是对对包办婚姻的不满以及对自由恋爱的崇尚。如今社会普遍排斥师生恋,但在民国时期,许多学界大家流传一时的爱情佳话都是师生恋,著名的就有鲁迅、徐悲鸿、沈从文等人。

鲁迅和许广平的爱情故事一直为人称道。在许广平之前,鲁迅曾有一个母亲指婚的妻子朱安,鲁迅不仅对她不予理睬,婚后甚至与她没有夫妻之实。虽然世人多称赞鲁迅和许广平的爱情,但原配妻子朱安在和鲁迅的婚姻中,也是一个命运可悲之人。

不久,鲁迅离开了浙江故乡,来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授课,在这里他和小自己18岁的女学生许广平相识,并逐渐从互相暗生情愫的阶段到了引为知己,相知相爱。此后,许广平与鲁迅结婚,并一直和鲁迅相互扶持,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萧红在怀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就曾描写过许广平在鲁迅病中照顾他的情景。

和鲁迅相比,一代大画家徐悲鸿的爱情故事就更为复杂,令人唏嘘不已。徐悲鸿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老师时,同当时学校的一位旁听生孙多慈相识。孙多慈在绘画上很有天赋,让徐悲鸿产生了惜才之感。从此,徐悲鸿就经常帮助和教导孙多慈。两人在互相往来中渐渐产生了好感,在徐悲鸿日后远赴欧洲办展览时,两人书信往来频繁,互诉衷肠。

然而,徐悲鸿和孙多慈的这段爱情在世俗看来实在让人不禁诟病,因为徐悲鸿当时已经是一个有妇之夫。妻子蒋碧薇得知丈夫和学生的恋情之后,愤怒不已,不仅和徐悲鸿产生争执,更对孙多慈多番为难。孙多慈在这段感情中默默退出了,她嫁给他人,并跟随国民党前往台湾。

多年后,徐悲鸿和蒋碧薇离婚,又与廖静文结婚,两人此生终究无法再续前缘。1953年,徐悲鸿病逝,孙多慈悲痛不已,甚至为徐悲鸿守孝三年,而她当时的丈夫甚至没有进行阻拦。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沈从文的《情书》中,这位他心里永远不会老去的女子,便是张兆和。沈从文于1929年被胡适聘请到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当老师。在这里,这个来自湘西的拘谨教师,对自己的女学生张兆和一见钟情,并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追求攻势。面对沈从文一如既往的执着追求,出身名门望族的张兆和态度也是一如既往的坚定,她拒绝了沈从文的追求。

然而沈从文身上有着湖南人那股不服输的闯劲,校长胡适也站在沈从文一边,对张兆和做了大量思想工作。沈从文是大学教授,张兆和的父母对他也颇有好感,在诸方的压力下,张兆和屈服了,嫁给了沈从文。不过,在观者看来,张兆和是否真的嫁给了爱情,还有待定论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