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山余脉,世人歌颂的象岗山,解读南越国古代秘密的密码

象岗山就是越秀山的余脉,海拔49,7米。东面与越秀山相隔一个低坳,就是现在的解放北路的位置。明初,广州三城合一,凿象岗山以为北门,象岗被截断,脱离越秀山成为孤岗。

这座小山岗南北长、东西窄,形如一头卧伏的巨象,所以被冠名象岗。

象岗一带,古木森森,松柏绕道,风景优美,每当夕阳西下,牧笛阵阵,櫵歌声声;山下,有兰湖(又名为芝兰湖)在侧,湖光山色,景致宜人。曾有古代诗人写诗赞美其景,可见其景色之美,历来受人赞颂。明代羊城八景之一的象山櫵歌指的便是象岗一带的景色。

在古人眼里,象岗是一块风水宝地。象形山深厚的山势喻示着地位崇高的而屹立不倒,而象鼻吸水又有“聚财”之意,且原为越秀山最西边的一个小山岗,即如“子随母体”一样承接起龙脉之势。

唐代广州刺史李珟建“余慕亭”于此,清代在岗顶建有拱极炮台。

但是,两千多年来,历朝历代的广州人却不知道。象岗山的肚子里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民国时期广州曾经流传着一首童谣:

脚踏象岗头,一世唔使(不用)愁;

摸下大象耳,你乜嘢(什么)都知;

骑住大象身,今世无苦辛;

掹(拉)住大象尾,食遍广州味;

攞(拿)到大象心,满屋系黄金。

童谣似乎是小孩子的顺口之作。但1983年6月19日,在基建施工时,当象岗山被削去17米后,是发现了一座西汉古墓。根据墓主身上的一枚龙钮“文帝行玺”金印及一枚名章“赵眛”玉印考证,此乃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眛的王陵。

秦末,中原大地战火纷飞,南海尉赵佗乘中原楚汉相争之机,于汉高帝三年(前204年)在岭南建立了南越国,定都“番禺”(即今广州),自立为南越国武王。

南越国存93年(前204年——前111年),共传五主。千百年来,关于南越国赵佗和赵佗子孙的墓及陪葬的无数奇珍异宝隐匿何处,有着种种传闻。

南越国四主赵兴被丞相吕嘉叛乱所杀,五主赵建德国亡被斩,均无遗墓可寻。关于南越国文王墓的记载,在三国时期,只有关于三主赵婴齐之墓于孙权发兵岭南掘冢觅宝时被盗的记载。

1983年广州西村车辆段宿禽工地发现一座大型西汉前期木椁墓,曾严重被盗,专家推测此幕可能是赵婴齐之墓。至于南越国开国之赵佗墓,因葬时多疑冢,埋藏诡异,至今仍没被发现。

因此,当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南越国二主文帝赵眛的王陵赫然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对此“攞(拿)到大象心,满屋系黄金”居然由童谣成为现实感到神奇。

南越文王墓正是秘藏在象岗腹心深处,其价值连城。该墓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的汉墓,也是国内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座彩绘画石壁墓,这是继满城汉墓。长沙马王堆汉墓后,我国汉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

赵眛墓室采用坚穴凿洞法建造,先从岗顶劈山凿石,挖出一个20多米宽的平面呈“凸”字形的坚穴,再在坚穴前端向掏洞,构成东西耳室,南面有斜坡墓道,由此便构成平面呈“土”字形的石室墓。墓室用哪个750多块巨石仿照前堂后寝形制成地宫,顶部亦用石板铺盖,其中前室顶部是全墓最大的石板,面积达5.5万平方米,重达2000多公斤。所用石料大部分为红色砂岩,少量为花岗岩。色红砂岩采自莲花山采石场,花岗岩采自小北下塘飞鹅岭。墓顶上坚穴分层填土夯实,仍仿效汉文武帝“依山为藏,不复起坟”的做法,使地下宫殿与山岗浑为一体。

整座墓有7个墓室,前部为前室和东西室,后部正中是主棺室和后藏室,两旁为东西两侧室。目中有15位殉葬者,其中姬妾4人、仆役7人。其中大大小小的器物多达四五百件。主棺室有墓主棺椁,墓主身穿丝缕玉衣,随身有9枚印章。

陵墓保存完整,墓中许多随葬器物堪称绝世珍品,因而在我国汉代考古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开发及文明发展等状况的重要实证,该墓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