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应该感谢的日本女子,可惜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

昨天介绍了三笠宫崇仁,虽然是裕仁天皇的弟弟,却终生都反对侵华战争,不止一次地向中国人表示歉意。

其实,这样的人在日本还有不少,比如今天要说的绿川英子。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日双方曾就抗战题材合作拍摄过一部电视剧,叫《望乡之星》,由著名影星栗原小卷主演,主人公的原型,就是被总理评价为“日本人民忠实的女儿、中国人民忠诚的战友、真正的爱国者”的绿川英子。

绿川英子本名叫古川照子,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但不同于那些被军国主义洗脑的国民,在万恶的战争面前,古川照子始终保持坚决反对战争的态度。为了表示反战的决心,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绿川英子”,意为“绿色的五月”,象征和平之意。

早在1932年,当时还在念女子高中的绿川英子,就已经是一名积极的左翼文化组织成员,曾因为反对日本政府的侵略行为而被学校开除。除此之外,她还不顾亲人反对,毅然决然地与同为反战人士的中国留学生刘仁结为夫妻,并于1937年1月追随丈夫来到中国。那一年,她才刚满25岁。

初来中国的绿川英子以笔为剑,面对日本人无理挑起“八一三事变”,她大声疾呼:“日本的弟兄们,别错洒了热血,你们的敌人不在隔海的这里!”

1937年11月,上海已经是岌岌可危,绿川英子遂与丈夫一起转移至武汉,继续坚持反战事业。

在武汉,绿川英子得到了郭沫若的大力帮助,再加上其作为日本人所特有的日语能力,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电台招募其为广播员,每天负责向日军士兵喊话,以此来瓦解日军的斗志。

虽然不曾上过战场,但是绿川英子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却一点也不亚于那些浴血的军人,有不少日军士兵正是被这样一个来自祖国的声音所打动,选择了缴械投降。

在1940年发起的“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会”上,绿川英子更是挑起大梁,担任领导角色,成为当时中国国内的国际反战人士急先锋。

可以说,中国抗战的胜利,绿川英子也有一份不可忽视的贡献。

抗战结束后,绿川英子决定跟随丈夫长留中国。解放战争前夕,她们一家被转移到东北地区以避开战火,但绿川英子却不肯接受这样“舒舒服服的日子”,在东北,她又主动担任起东北社会调查研究员等任务,继续为反战事业发光发热。

1947年1月,东北地区也已经混乱一片,而此时的绿川英子却刚好怀孕了。为了不给组织拖后腿,绿川英子毅然决定做人工流产手术。

但不幸的是,由于在手术过程中被感染,绿川英子于1947年1月10日去世,年仅35岁。而深爱她的丈夫刘仁,也因为悲伤过度,在妻子去世100天后离世。

(图:绿川英子与刘仁的合葬墓)

可能有人会问了:像绿川英子这样的人,在日本国内不会被骂成“卖国贼”么?

其实,绿川英子反对的,从来只有罪恶的战争,她用这样的方式来阻止战争,又何尝不是在拯救日本呢?正如她在《爱与憎》一文中写的那样:

我爱日本,因为那是我的祖国,在那里生活着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朋友,对他们我有着无限亲切的怀念。

我爱中国,因为它是我新的家乡,在我的周围有着许多善良和勤劳的同志。

我憎恨,我竭尽全力地憎恨正在屠杀中国人民的日本军阀。

1983年8月,在绿川英子牺牲的地方——黑龙江佳木斯,当地政府为绿川英子夫妇修建了陵墓和纪念碑,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如果您有机会去佳木斯,别忘了去祭奠一下这位伟大的日本女子。

历史客栈作者:水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