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誉为天下第一孝子,其父名气更大

李鸿章有三个儿子,长子李经方、次子李经述、三子李经迈。其实次子李经述才是李鸿章的长子(因为李经方是从兄弟那里过继来的),据李氏家族资料记载,李经述出生就与众不同,眼神也非常有灵气,亲友们都认为此子将来定能继承李家大业。可是李经述后来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他即没有其父李鸿章的寿命,更没有显赫的功名,而且还没有他的长子李国杰那样有名。他唯一被载入史册的就是他的孝顺,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孝子”。

李经述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但是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畅,自从考中举人后再也无缘进士。后来他以荫生的资格被朝廷恩赏了一个四品顶戴花翎,不过却是一个名义上的头衔,属于候补,并没有实授。1895年时,因为甲午战败,李鸿章成为了众矢之的,李经述也跟着倒了霉,那一年的会试中,李经述的考卷已经进入被录取的一档,但是在拆封登记名字的时候,考官一看是李鸿章的儿子,谁也不敢惹祸上身,就把卷子换了下来,于是李经述再次落榜。李经述的青少年时代,其父李鸿章功成名就,是李氏家族鼎盛的时期。按说,这样的家庭氛围足以让李经述做一个意气风发的官宦子弟,但是李经述却生来低调,没有一点纨绔子弟的派头,他穿着、饮食、用度都极为节俭,丝毫没有公子哥的做派。李经述的母亲常年患病,李经述总是衣不解带地服侍在旁,亲尝汤药,无微不至。有一次他听说母亲的病只要用亲儿子的肉作药引,病才能治愈。李经述信以为真,真的从自己手上剪下一块肉来和进母亲的药里。可惜母亲的病并未好转,终于在1892年去世。李经述悲痛欲绝,以至于常常昏厥过去,身心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李经述真正为朝廷做事只有一次,1886年李鸿章奉命出使欧美各国时,慈禧念及李鸿章年老有疾,特旨令李经述和李经方随侍在侧。李经述以参赞的名义随行。李氏父子此行行程达数万里,历时半年多,无论到了哪里,李经述总是父亲身边的侍卫兼管家,悉心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西逃,在途中慈禧连下谕旨,让两广总督李鸿章立刻北上与各国谈判。当时李经述正带着家人避乱南归,船刚到南京还没上岸,就听说父亲已经达到上海,于是他急忙调转船头再奔上海。1901年,李鸿章与各国公使的谈判结束并签订了《辛丑条约》,心力交瘁又背下卖国恶名的李鸿章终于倒下了,连日咳血不止,奄奄一息。李经述听说后急忙带着长子李国杰前去探望,那时的李鸿章已经卧床不起。李经述每天在父亲跟前服侍,连续五十多个日夜寸步不离,每天还烧香祈祷,宁肯以身相代。同年11月7日,一代重臣李鸿章油尽灯枯,最终撒手人寰。李经述痛不欲生,自觉未能保住父亲的生命,实为儿子无能,便决定以身殉父,在家人的百般劝阻之下,方才作罢。经过这场变故,李经述的身体也被彻底拖垮了,他自觉将不久于人世,便于1902年2月11日写下遗书。一周之后,也就是在李鸿章去世的一百天后,李经述离开了人世。李经述去世后,其孝行感动天下,直隶布政使周浩和按察使杨士骧等人上呈事实,请求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给予褒奖。朝廷闻知李经述去世亦为之震动,慈禧感念李鸿章的功绩,也赞赏李经述的孝心,特降旨褒扬其嘉行,准其列入国史孝友传。李经述死后葬在了李家的故乡合肥东乡的祖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