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年前的秦国,用五张羊皮 买来了一个传奇名相

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有这么一位名相,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从一介草民起步,放过牛,要过饭,做过大夫,最惨的时候当过奴隶,被楚国以五张羊皮的价格卖给了秦国。但从此之后星光闪耀,大放异彩,辅佐一代英主秦穆公成就了霸业。

他,就是百里奚。

百里奚

从布衣到大夫

百里奚幼年家境贫困,长大后外出求官,却处处碰壁。走到齐国时,已身无分文,只好乞讨为生。蹇叔见到百里奚如此有才,却如此落魄,就收留了他。蹇叔这个人眼光极其厉害,能够洞察人心。百里奚先后有三次要出去做官,都被蹇叔阻止。但结果证明,蹇叔判断的正确率高达100%。

第一次,百里奚要去投奔齐国国君无知(您没看错,这位老兄的确是叫"无知"),蹇叔阻止,百里奚放弃。后来果然齐国内乱,无知被杀。

第二次,百里奚要去为周王子颓养牛,据说百里奚养牛的技术那是专业级别的。蹇叔又阻止,百里奚又放弃。后来果然子颓因反叛而被杀。

第三次,百里奚因生活拮据,坚决要去虞国做官,蹇叔第三次阻止,百里奚这次没听他的,当了虞国(今山西省南部和平陆北一带)的大夫。公元前655年,虞国被晋国灭掉,百里奚和国君一起做了俘虏。

晋国假道伐虢后灭虞国

从大夫到奴隶

晋献公假道伐虢,返程途中顺便灭了虞国后,听说百里奚是个少有的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就想招降他。春秋时期的晋国,无论经济、文化、军事、疆域都属于一流强国。可是令人惊讶的是,百里奚居然拒绝了(注:是否有点不合常理?)。

这时,正好秦穆公派使者来到晋国求婚。当时的秦国地处西北边陲,商鞅尚未出生,实力还不强,而且立国较晚(周平王迁都洛阳后才建国),导致中原诸侯轻视秦国,对秦国爱搭不理的,开个会都不通知秦国。所以秦国如果能和晋国联姻,那就意味着组成了同时代最强大的军事联盟,秦国可以放手大搞经济了。晋献公觉得秦穆公还算个好学上进的好青年,秦晋联姻还可以制衡南边的楚国、东边的齐国,利多弊少,就答应了这门婚事。

春秋时期,还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战场上的俘虏,是奴隶的主要来源。晋献公得知百里奚不肯归顺后,一怒之下就把百里奚当做女儿陪嫁的奴隶,送往秦国。

秦晋联姻

奴隶的千里大逃亡

晋国国都绛城(今山西省的绛县),到秦国国都雍城(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距离,我用百度地图导航了一下,大约500公里。这是走高速,可以逢山开隧道、遇水架桥梁。换做2600年前的土路,距离至少要远上一倍,没有十天半月估计走不到。这就给了足够百里奚逃跑的时间。终于有一天夜里,趁看守不备,百里奚开始了千里大逃亡。

往哪里呢逃?往西,是秦国的地盘;往东、往北,都是晋国的领土。百里奚的选择只剩下一个:往南,去楚国。

山路崎岖,饥肠辘辘,年迈的百里奚,也不知走了多少天,终于走到了楚国北部的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被守边的士卒抓捕。

历尽坎坷的百里奚

从晋国国都到宛城的距离,和到秦国国都的距离差不多。《史记》上说,此时百里奚已经七十岁。这个年龄我总觉得有点可疑:2600年前,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在沿路没有任何食物、医疗、人身保障的情况下,能够独自跋山涉水,步行1000多公里,安全到达目的地?

我不知道的是,一个国破家亡却仍不放弃的老人,在这千里大逃亡的路上,在无数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曾经经历了怎样的悲哀、绝望、不屈和坚强?

剧情大反转,五张羊皮买来一个传奇名相

人的一生,七分靠打拼,三分靠贵人。老天有眼,在百里奚人生最失意、最潦倒的时刻,贵人出现了。他就是一代英主秦穆公。

这时的秦穆公,婚姻很美满,事业很顺遂,神采飞扬,意气风发。在清点晋献公送来的礼单时,他发现少了一个名叫百里奚的陪嫁奴隶。护送人员禀报说,百里奚原是虞国的大夫,路上逃跑了。秦穆公很奇怪,周围有人告诉他,这个百里奚不得了,有学识,有本事,而且道德高尚。秦穆公马上派人打听百里奚的下落,当知道百里奚在楚国边界放牛时,就想重金将百里奚赎回。

有个大臣就劝秦穆公,"楚国之所以把百里奚当做奴隶对待,是因为不知道百里奚的真实身份。如果重金去赎,岂不是告诉楚国他是个杰出人才,百里奚还能走的成吗?"

于是,秦穆公派人和楚国宛城的边将协商:"秦国有个陪嫁的奴隶百里奚逃到您这里来了,请让我用五张黑羊皮把他赎回去。"楚国人觉得很划算,同意了。

百里奚到了秦国,受到了贵宾般的待遇。秦穆公向百里奚请教治国方略,连续谈了三天,君臣尽欢。于是秦穆公拜百里奚为相。百里奚又推荐了患难之交蹇叔。从此秦穆公在百里奚、蹇叔两位名相的辅佐下,打败晋国,俘虏晋惠公,灭国12个,称霸西戎。

百里奚辅佐秦穆公称霸西戎

千年不过一瞬间。

人生不过一瞬间。

从百里奚的身上,可以看到,无论碰到多大的挫折,无论遭遇多大的苦难,只要你不悲观,不放弃,不绝望,内心充满了美好,这世界就依然充满着希望。

参考文献[1] 司马迁.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2] 杨善群. . , 1987 (1) :165-173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