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貌相,野和尚一首诗让人刮目相看,留下千古美谈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现实中常常遇见一些“狗眼看人低”的事情,说起来也是蛮郁闷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个和诗词有关的古代故事,放松之余也可有所感悟。

根据古籍《南濠诗话》记载,古代有一个官员叫张伯雨,晚年的时候隐居在山上,很少接待宾客。

有一天,有一个野僧来拜访张伯雨,想要讨饭吃住宿一晚上。看门的童子见这个和尚长得很一般,就直接拒绝了:“哪来的和尚,去去去。我们主人不见外客。”

野和尚说:“听说你们主人喜欢写诗啊。快告诉你的主人,我是一个诗僧,写诗杠杠的!你有什么理由拒绝我进门?”

童子被这个野和尚纠缠了好一会,不得已就进门去通报了。张伯雨一听,心里很瞧不起这野和尚,就在纸上写下了一句话:“花径不曾缘客扫。”

这句话出自杜甫的诗歌《客至》,意思是我家这房子没空给你这个野和尚打扫,你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吧。然后张伯雨就让童子拿着纸条去告诉野和尚。

野和尚看到纸条,微微一笑,瞬间写出了一首诗:“久闻方外有神仙,只信华阳古洞天。花径不曾缘客扫,石床今许借僧眠。穿云去汲烧丹井,带雨来耕种玉田。一自茅君成道后,几人骑鹤下苍烟。”

这首诗先扬后抑,开头把张伯雨夸成“方外神仙”。最后两句却带着嘲讽之意,是说张伯雨有眼不识泰山,明明是天上的仙鹤却踏足红尘,俗气,俗气的很。

张伯雨看到诗歌之后,大惊失色,顿时刮目相看,佩服连连。他也是个知错能改的人,立刻出来道歉,然后把野和尚请到上座去,好好款待了很多天。

这个故事显示了野和尚的才华,也告诉我们人不可貌相,千万不要小看别人。故事虽然简单,但韵味却很足,难怪流传千古,成为千古美谈。

其实除了这个野和尚,历史上还有不少诗僧的故事。比如《全唐诗》记载了一个叫乾康的诗僧的一首诗。话说有一天,乾康登门拜访另一个著名诗僧齐己。

齐己早就听过乾康的名气,但是因为两人素未谋面,所以准备考一考乾康有没有真才实学。他就故意派一个小和尚到门口对乾康说:“我师父的门槛很高,不是诗人是进不去的哦。”

乾康微微一笑:“原来齐己是要考我写诗的水平呀。”然后他立刻就吟出来一首诗:“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幛冷如冰。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

齐己知道这首诗后,拍案叫绝,于是亲自出门来迎接。两个人相见恨晚,度过了一段切磋诗歌的快乐日子。

当然了,著名的诗僧还有很多,比如皎然,比如贯休。贯休流传很广的诗句是“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这首诗也有一段故事。当年贯休去拜访吴越王钱镠的时候,献上了一首诗:“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 凤翥势难收。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吴越王钱镠拍案叫绝,认为诗写得非常好。当时钱镠掌管着十四州的地盘,这也是诗中“一剑霜寒十四州”的原因。毕竟贯休是来投奔钱镠的,肯定要拍拍马屁的。

但是钱镠这个人志向很大,认为“十四州”太少了,不足以表达他的远大抱负,所以他要求贯休把“十四州”改为“四十州”。

可是谁都没想到贯休很潇洒的说:“州不能添,诗也不能改。抱歉了,我就算是孤云野鹤,哪里不能去,也不会为了你的意愿而改变我的诗歌。”

钱镠的脸色立刻变了。但是贯休果真说走就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让后人无限仰慕这种侠气和潇洒。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古代哪些和诗僧有关的诗词故事呢?欢迎留言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