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是四大刺客中唯一的失败者,为何还能名列四大刺客之首?

提及刺杀,我们都会想要一个古老的职业,刺客。自这个世界有了人之后,也就有了恩怨,有了恩怨,于是就有了帮人解决恩怨的刺客。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刺似乎只要是给钱就可以帮你去杀人。但是在春秋时期却不是这样的,春秋时期的刺客讲究"士为知己者死",名与利无法驱使他们去刺杀别人,他们为大义而刺,为大义而死。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四位有名的刺客,分别是专诸、聂政、豫让、以及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个人,荆轲。这四大刺客去刺杀的人物都是大人物,守卫重重,去刺杀这些人就意味这是一场必死的结局。但是这四人还是去了,他们讲生死置之度外,舍生取义。

在这四大刺客之中,专诸与伍子胥结识,引为知己。当时伍子胥辅佐公子姬光,他知道公子姬光一直想要杀掉吴王僚来夺回自己的王位,便将专诸推荐给公子姬光。专诸与公子姬光谋划,宴请吴王僚,得知吴王僚爱吃鱼,便定下将短剑藏于鱼腹之内,有专诸来刺杀吴王僚。

吴王僚来赴宴,带了很多甲士守卫在他的身边,酒过三巡之后,公子姬光借口离开。专诸端着鱼炙就上来了,走到吴王僚的身前之后,猛地拔出藏在鱼腹中的宝剑,大力刺向吴王僚,鱼肠剑力穿三层宝甲,最终刺中了吴王僚的心脏。专诸刺杀成功后,被砍成肉酱。

四大刺客中聂政可能是个人武力值最高的一位,韩国大夫严仲子被丞相侠累所害,不得不逃出韩国。严仲子在魏国找到了聂政,一来二去与聂政成了知己。在聂政母亲过世,聂政守孝三年之后,聂政来到韩国询问严仲子仇家何在。聂政持长剑直入相府,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手中宝剑犹如长虹贯日一般刺入了侠累的胸膛,不过他也被人围住,最后在杀了数十人之后,逃脱无望,以剑剖面,挖出眼珠,自己而亡。

豫让可能是为刺杀目标最狠的一个刺客了,豫让本来是春秋晋国人,是知伯的家臣,主臣二人关系密切。不过知伯被赵襄子灭掉,并用他的头颅做成了漆器。豫让十分痛恨赵襄子,发誓腰围主公报仇,于是他隐姓埋名,伪装成一个受刑的人来刺杀赵襄子,不过被赵襄子发觉,没有成功。赵襄子怜起贤才,放过了他。豫让没有放弃刺杀的目的,他用漆涂在皮肤上,烂得像癞疮,让自己变得丑陋无比,又吞下炭火,改变了自己的声音。

豫让将自己搞得连自己的妻子都认不出来,他伪装成乞丐,埋伏在桥下,等待赵襄子的来临。不过这一次他依旧没有成功,赵襄子很恼怒,问他也侍奉过其他主公,为什么单单要这么忠诚于知伯。豫让回答,知伯以国士待我,我已国士报之。赵襄子很受感动,但也深知不能再放走豫让了。豫让知道自己死定了,便请求赵襄子脱去外袍,让他刺几剑,也算是帮知伯报仇了。赵襄子答应了,豫让达成心愿之后,仰天大呼自己可以下去见知伯了,然后用剑自杀了。豫让,真舍生而取义者。

荆轲,这个我们大家都太过于了解了,毕竟荆轲刺秦王这么经典的故事我们都熟读过了。自然,我们也知道,最后荆轲并没有将秦王刺杀成功,却依旧位列四大刺客之一,甚至是首位。

无论是专诸、聂政,甚至是豫让其实都算是成功完成了自己所想要得到的。唯独荆轲,他想要刺杀秦王,拯救危在旦夕的燕国,但是到了最后,刺杀秦王失败,燕国最后依旧是被灭了,甚至在秦王的怒火下,灭的更加的快。

那么可以说是四大刺客中唯一以失败作为结局的荆轲,名声却是最盛,甚至是四大刺客中的首位呢?

其实这个原因并不是很难解答,除了荆轲和另外三位刺客是拥有着一样的品格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因为他所要刺杀的人比较特殊。荆轲所刺杀的人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所有刺客刺杀的人中地位最高的一个大人物,当然刺杀难度也是如此。

荆轲刺秦王,秦王是秦王政,秦王政就是秦始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