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虽为当世奇才却有着致命弱点,仅仅四字却注定着蜀汉灭亡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忠心耿耿只为兴复汉室,是当时智士谋臣里面最为出名的。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历来一直很高,人们都说他智力超群,谋略过人,尤其是三国演义里面更是将其塑造成一个知晓天文地理的神人一般。虽然可能有些夸张,但是诸葛亮的才能出众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就连他的老对手司马懿也对他称赞有加。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当世奇才却有着一个致命的弱点,短短的四个字“不善使将”,这个缺点不仅使其一生不能得偿所愿北伐成功,更是早早注定了蜀汉的灭亡之路。

为什么说诸葛亮不善于用将呢?我们从以下三个人作为例子来具体讲解一下。

首先是刘封,他是刘备的养子,武功很出色,也是能够带兵打仗的一位良将,但是就是性格比较刚烈,可能不太听话。刘备本来派遣他去守上庸,后来关羽丢失荆州被围困的时候向他求救,他因为和关羽不太对付,又听从了孟达的蛊惑,所以就拒绝出兵,间接导致了关羽被杀。后来他被迫跑到成都,犯了大错还敢回来成都证明他至少是不会反叛的,诸葛亮却对刘备说此人过于刚猛将来不好控制,结果刘备就把刘封赐死了。当时蜀汉已失关羽,能打仗的将军本就不多,在这种时候把一个能打仗的猛将给杀了显然不合适。

其次就是马谡,马谡的哥哥马良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将领,而且马谡本人也确实对于军事谋略有很深的见解,所以诸葛亮和他的关系也特别好。但是马谡此人虽然理论颇深,但是没有自己领兵打仗的经验,诸葛亮却在北伐这么严肃的事情上,派遣这样一个年轻人去守街亭粮道这样重要的地方,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低级的失误。

最后就是至今争论不休的魏延。魏延更是一员猛将,当初和黄忠一起投降刘备,诸葛亮对待两人的态度就很不公。刘备在世的时候非常喜爱魏延,让他镇守汉中并且封了大将军,但是不知为何诸葛亮一直不认可魏延。刘备死后魏延更是受到诸葛亮的压制,不给他兵权。作为蜀汉后期唯一一个能够出来单挑大梁的猛将,曾经镇守汉中三十年不曾让魏军前进一步,足以证明其出色的军事实力,诸葛亮却在死后把军权交给了他的死对头,致使魏延郁郁而终。本已人才凋敝的蜀汉,没有了魏延这样厉害的大将,更是离灭亡之路不远了。

说到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诸葛亮一生过于谨慎,不敢去冒险,所以他不敢使用自己不能完全控制得住的人才。但是过于谨慎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在太平盛世可能没有什么太大影响,但是生逢乱世不敢去拼搏的话只会失去机会,阻碍自己发展。

可以说在用人这一方面诸葛亮是远不如他的主公刘备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