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时,中国人民的真实反应除了狂欢,还有什么?

在日军投降后,8月15日上午九点,蒋介石发表了主题为“以德报怨”的演讲。大致内容为,宣布抗战胜利,同时,他希望民众“勿念旧恶”、“与人为善”。不能以暴制暴。这段演讲彰显了一个大国的气度。但是政客的克制,虽然理性却没有人味。笔者更喜欢这样的故事,在一些地方,一些身负血海深仇(其实谁不是?)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愤怒地哭喊:投降...谁让他们投降?他们凭什么投降?杀了那么多人,说句投降就完了吗?当然,很多人会有此一问,但是,能结束这场噩梦,总归是天大的好事。

时代广场著名的胜利之吻,据说还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笔者给大家讲几个老百姓的真实的小故事,或许我们能知道投降对于百姓意味着什么。

著名作曲家陈歌辛在听闻抗战胜利后,激动痛哭,写下一首著名的歌曲,名字叫做《恭喜恭喜》,很多朋友都听过,这首歌在60年后,变成中国超市过年神曲,“每个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是的,这首歌本来是描写抗战胜利后的景象的。那种全国人民的狂欢程度,终我们一生可能也无法真切的体会到。

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这样描述当天他亲历的景象,当时他在沦陷区工厂做工,那天下午,他发现他们的监工总在窃窃私语,接着厂里的机械陆续都停了。门口守卫的鬼子撤走了,然后就听见外面“号外,号外”的声音,于是就有人出去买了份报纸,回来的时候,那人边走边哭,他拿着已经湿了半张的报纸抽搐的跟大家念“日本…鬼…子…投…降…了….”,大伙一下都懵了,全都呆在那里,根本回不过神了,过了几十秒后,突然就炸开了锅。大伙抱在一起痛哭,扔掉手头的工具,蹦了起来。

在重庆,四万多人走上街头狂欢。在延安,人们把生产用的纺车都拿来点成火把,《解放日报》报道,各区人民举行火炬游行,一个卖梨的老伯,把他的梨一个个扔到空中,激动的高呼“不要钱的胜利果,请大家随便吃啊!”

狂欢让我们激动,还有一些则令人深思。这片土地上,一群善良的人,面对一个坏邻居,它让我们纠结思索,这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

大概《鬼子来了》是笔者看过的电影中最深刻的一部了,笔者不想写一篇影评,只想以此开头,写个真实的例子,供大家思考。

记得看过一个日军士兵的回忆录,大致内容是这样,这个鬼子得知天皇投降后,“走出据点,路过了一个中国老人的家门口,我曾经砍下过那位老人一只手,当时,那位老人眼神中充满了对于日军的诅咒和仇恨,此刻再次见到他,我不甘心的用中文说,我们投降了,被打败了。没想到,那位老人看着我说,那很好啊,你们终于可以回家了。”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故事,这是健忘还是善良?笔者无从回答,尤其是对象是这样一位坏邻居时。

当然了,肯定也少不了泄愤的。

比如《鬼子来了》中,马大三就手持利斧冲进日军战俘营,砍死了好几个人。再比如在北方很多地方,很多百姓了掳了很多日本“开拓团”的女性回家。我还挺一个北方的朋友说,他的爷爷说当时,街头还有用麻袋装着的日本妇女卖,一个大洋一个,当然开袋口之前你也看不到里面是美是丑,是年轻还是年老,全凭运气。这些当然都是泄愤,但也只是泄愤,这些女人也不过是平民,固然有罪,更多的却是背负着另一群人的罪。

最后,还有一些人在做着什么?

在纪念抗日英雄马本斋的“本斋亭”,许多战士摘下军帽肃立致哀。为了这一刻,有多少人拼尽了生命,我们看到了,他们却看不到,他们看不到,至少,我们得让他们知道。

还有多少人,倒在了胜利的前一天?倒在了最后一场战斗?也正是因为这些,那个日子,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不光铭记,还要思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