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可与皇帝平起平坐的官位,封为“王”,整个清朝只有两人

古时候,天下间的大事都是皇帝一人说了算,皇帝是站在权力巅峰的人,其他人都是唯皇帝马首是瞻。而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恐怕大家也是再熟悉不过了。自皇太极将国号改为大清,满清统治了中国长达276年。在这期间却有两个人能和皇帝平起平坐,他们的官职权力堪比皇帝,那么这两人又都是谁呢?

清朝的名臣也非常多,但是能做到掌握朝政大权的人却寥寥无几,或许会有人说“顾命大臣”和“军机大臣”,确实顾命大臣的权力很大,不过清朝还从来没有留下一个人作为顾命大臣的,像咸丰皇帝驾崩前就给年幼的同治留下了“顾命八大臣”,只不过后来慈禧发动政变把他们都给清洗掉了。至于军机大臣就更不会了,军机处这个部门是在雍正时期才设立的,军机处的一把手叫做首席军机大臣,乾隆时期比较有名的首席军机大臣就是阿桂与和珅了,但是只要是乾隆一句话,他们照样一无所有。

今天我们所讲的这两个人,他们的官职只能由一人担任,而且可以代替皇帝行使各种权利,相信不少人也听说过,他就是摄政王。清朝的摄政王一共有两位,第一个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第二个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载沣。虽然同为摄政王,但是所处的时代不同,大清的命运也各不相同。

顺治皇帝继位的时候才6岁,那个时候满清还没有正式入关,皇太极临终前把大权交到了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手中,他们两人辅佐年幼的顺治,后来多尔衮设计罢免了济尔哈朗的辅政职务,自己大权独握,顺治五年的时候,多尔衮的权力达到了巅峰,他的“皇叔父摄政王”正式晋升为“皇父摄政王”,别看是一字之差,概念可是大不相同,连顺治皇帝都的称他为皇父。虽然后来被顺治掘坟鞭尸,但多尔衮可以说是清朝初期第一功臣,是他将大清带进了关内,打下了整个江山。

多尔衮死后的两百多年中,虽然也有年幼的皇帝继位,但是一直没有人再担任摄政王一职。直到末代皇帝溥仪,不过当时的清朝犹如累卵,慈禧临死前任命光绪的弟弟载沣为监国摄政王,虽然隆裕太后名义上也是垂帘听政,但是她主要的任务就是照顾年幼的溥仪,大清的烂摊子全部落在了载沣的手中。载沣当权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罢免了袁世凯的官职,而后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但已经于事无补。三年后,辛亥革命席卷了全国,载沣被迫辞去监国摄政王一职,隆裕太后接受了袁世凯的优待条件,颁布了《清帝逊位诏书》,6岁的溥仪还没长大就宣告退位,大清王朝正式覆灭。

满清200多年来只有他们两人担任过此位,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为政上面,多尔衮确实要比载沣有作为,清朝在多尔衮的治理下开始逐渐走向强大,载沣虽然有心,但是仍旧挽回不了清朝灭亡的局面。多尔衮生前荣华富贵,死后却惨遭鞭尸,下场也是非常惨烈。载沣卸任后,多次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引诱,他一生都没有参与复辟活动,为人处事也是非常的低调。1951年这位前朝的监国摄政王在北京病逝,享年68岁。对于这两位摄政王,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