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禽择木而栖,三国史上有哪些跳槽成功的名人?

三国乱世,山头林立,跳槽是家常便饭的事。有的人跳好了,有的人跳砸了,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跳槽成功的名人(只算主动跳槽的,不算被俘投降的)。

一、荀彧

荀彧最早为躲避战乱,跟着同郡人韩馥去了冀州。后来袁绍使阴谋诡计,抢走了冀州,逼死了韩馥,荀彧就成了袁绍的手下。

袁绍虽然“待(荀)彧以上宾之礼”,但“(荀)彧度(袁)绍终不能成大事”,于是初平二年(191年),荀彧投奔了当时担任奋武将军的曹操。后来,荀彧成为曹魏第一谋臣。

二、郭嘉

郭嘉最初也去投奔过袁绍,“(袁)绍甚敬礼之”,但是过了几十天,郭嘉就看出了问题,他对辛评、郭图说,袁绍只是学周公礼贤下士的态度,却不知道真正懂得用人的时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郭嘉就走了。

后来荀彧向曹操推荐了郭嘉,郭嘉成为曹魏的重要谋臣,提出对袁绍的十胜十败论、消灭吕布、远征乌桓,都有郭嘉的重要贡献。曹操在赤壁大败后检讨,如果奉孝(郭嘉的字)在,我也不至于此。

三、董昭

董昭最早在袁绍账下担任参军,后来因为袁绍听信谗言,董昭离开袁绍投奔张杨。在帮助曹操奉迎汉献帝到许都的过程中,董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几乎是在他还没有正式加盟曹操阵营时,他就主动为“曹老板”打工了。

董昭最重要的计谋是,欺骗杨奉(挟持汉献帝的军阀)说,为了供应粮草方便,建议让汉献帝圣驾从洛阳移步到鲁阳,而没有直接说移驾到曹操的大本营许县(那样的话,杨奉肯定不会同意)。但是鲁阳和许县又很近,移驾过程中,“一不小心”汉献帝就到了许县,杨奉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如果董昭始终跟着张杨的话,结局会很惨。张杨作为乱世之中的小军阀,198年,张杨被自己的部下杨丑所杀,杨丑又被眭固干掉了,最后眭固被曹操消灭,张杨的残余势力并入曹操旗下,真是够乱够惨。

四、陈登

陈登原来是陶谦的手下,曾经做过徐州的东阳县长、典农校尉。陶谦死后,陈登作为徐州本地派,力推刘备继任徐州牧,而且是在刘备本人一再“犹豫”的情况下,反复劝说。刘备被吕布打败后,陈登和父亲陈珪在名义上成了吕布的手下,但父子两人对吕布为人深恶痛绝,一直想着脱离吕布。

后来,吕布派陈登出使许都,争取任命自己为徐州牧,陈登乘机向曹操报告了吕布的真实情况,希望曹操早点向吕布动手。曹操以朝廷的名义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

198年,曹操向吕布进攻,陈登由广陵出发,亲率精兵为曹操先锋,围困吕布于下邳。后来陈登因为参与剿灭吕布的功勋,被进封为伏波将军。陈登在担任广陵太守期间,还曾打败孙权对广陵的进攻。陈登堪称能文能武,跳槽成功,如果不是英年早逝(39岁)的话,很可能会成为曹魏的又一位重臣。

​​

五、陈群

刘备担任豫州刺史的时候,曾经征召陈群任別驾(副州长)。陶谦病死,陈群劝刘备不要去继任徐州牧,他认为徐州是四战之地,袁术、吕布都在左右,都会进攻徐州,即使刘备取得了徐州也守不住。后来事实果然如同陈群预料的那样发展。

刘备被吕布打败后,陈群和父亲陈纪避难徐州,正好曹操广召人才,征召陈群担任司空府西曹掾属(人事处副处长),陈群就此跳槽了。

陈群这一跳槽可不得了。曹丕去世时,陈群和司马懿、曹真、曹休一起,成为四大托孤大臣。

树挪死,人挪活。荀彧、郭嘉、董昭、陈登、陈群都“慧眼识主”,成功地跳了槽,找到了更能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三国还有哪些跳槽成功的名人,欢迎大家一起补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