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五人组团买了一个县官,三年赚六十万两银子,这笔买卖很划算

清朝有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捐官。在清朝做官有两种途径,第一是要寒窗苦读,考取功名;那些没有能力为自己谋个一官半职的人就只有捐官一种途径了。所谓捐官,就是拿钱买官,所有官职都有明码标价,出的钱多,这官儿自然就做的高。

捐官本来是明朝的制度,大清入关之后,沿袭明朝旧制,这个制度也被搬过来了。大清入关之初,天下士子为明气节,多隐居山林,不曾出山进行科考。为了吸纳良才,朝廷要打通科举考试之外的第二条道路,开通捐官破除僵局。

在雍正看来,让一部分富人通过这种途径进入官场,可以有效牵制那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人,防止他们结党营私,扰乱朝堂。在这种情况下,清朝的捐官制度一直不曾废除。

清朝捐官的人中,最为出名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李卫,一个是胡林翼。这两人都是为国为民做出过大贡献的功臣。李卫是江苏富商子弟,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在当时,商人的地位并不高,所以家中为他花费巨资捐了一个员外郎的官职。1717年,李卫以兵部员外郎的身份进入朝堂,不久后便升为户部郎中。

李卫在担任户部郎中的时候,因为他本人比较聪明,并且还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当时连亲王的面子都不讲,深受雍正的器重。到了1727年,李卫已经是浙江总督,封疆大吏。此后,连个秀才都不是的李卫,又接连担任了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以及直隶总督等职,在朝廷中也算是另类的人物了。

无独有偶,1846年,湖南人胡林翼用1万两白银,买了一个四品知府。得到官职后的胡林翼却并未选择富庶的地方来捞回自己的成本,而是去了一个穷乡僻壤。据他所言,买官已经令他很羞愧了,若是再跑到富裕的地方,只会让自己更加的耻辱。胡林翼在贵州待了八年有余,直至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胡林翼才到了湖北,与太平军大战。也是在此期间,胡林翼被升为湖北巡抚。胡林翼本人也成了与曾国藩、左宗棠等齐名的人物。

像李卫以及胡林翼这样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的人捐官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根据胡林翼所捐知府的价格来算,当时的知县大概得要4600两银子。这笔钱对于普通人来说显然是个庞大的数字,浙江山阴县的蒋渊如做梦都想成为一个官员,但是无奈钱财不够。不得不说,这人是真的敢想,他拿不出买官的银子,便找来了四个好友,寻思着一起凑钱买个官做。

后来,由其中出钱最多的蒋渊如作为县官,其余四人也成了衙门中的官员。这五人上任之后为了弄回当初买官用的钱财,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据记载,这几人一年可得银两二十多万。三年过后便因为他们的肆无忌惮,被革职查办了。他们在三年中搜刮了老百姓60多万两银子。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反正人家挣的银两都还在,一点儿都不影响人家享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