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第一任老大,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却因不懂这句话而被杀

锦衣卫,是明朝专门用来搜集情报的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亲军都尉府)、仪鸾司两个机构。大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两司,改设锦衣卫,至此,这个令后世明朝官吏百姓闻风丧胆的机构正式成立。

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主要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锦衣卫的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而明朝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便是毛骧。

毛骧一开始在当千户,后来杀倭寇非常多,被朱元璋提拔为锦衣卫指挥使。朱元璋为什么要让他来当指挥使呢?因为他需要一个有胆色且心够狠的人来帮助他完成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呢?自然是稳固江山的大事了。自明朝成立以来,有一件事一直萦绕在朱元璋的脑海,让他非常害怕,那就是担心这些随他打下江山的功臣会造反。为此,朱元璋想尽办法来降低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而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将他们除掉。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让这种情绪更是积攒到了极致,于是朱元璋开始布局。胡惟庸死后五年,他通倭的事情暴露出来,朱元璋大喜过望,决定趁此机会将那些桀骜不驯的功臣一网打尽。于是在皇帝的授意下,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动手了。

罗织罪名,下狱用刑,屈打成招,这一套流程锦衣卫相当熟练。而由于胡惟庸已死,死无对证,因此也没人出来证明这些人的清白。于是短短五年之内,三万多人被牵涉其中遭到诛杀,几万人被流放,持续十年之久的胡惟庸案才终于落下帷幕。

而经此一役,明朝的开国功臣中,幸存下来的也不多了,连一向号称老好人,年逾古稀的功臣李善长也未能幸免,被满门抄斩。但与此同时,作为整个事件的执行者,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也自然成为了朝野上下所有人的眼中钉。

朱元璋对此自然也是心知肚明,而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于是,在朝野上下的一致弹劾下,朱元璋顺水推舟将所有责任推到了毛骧身上。就这样,毛骧为朱元璋背下了所有的黑锅,然后被除掉了。

毛骧之死,在于他看到朱元璋毫不留情对这些功臣下手,却还是没有明白一句话“狡兔死,走狗烹”。本以为立下大功,接下来能够共享荣华富贵,可惜他不知道朱元璋自始至终只是需要一个打手罢了。一个替他完成了所有脏活累活,还能给他背锅的打手。

而朱元璋只需要在他吸引了所有火力之后,顺势将他除掉,便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继续维护自己的光辉形象,不得不说这招太高明了。各位看官,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