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中东吴为什么老是能打胜仗,历次大战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年不休!魏蜀吴三国互相攻杀,托各种游戏和电视剧的普及宣传,几乎所有人都对三国时期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了解,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一个个历史人物我们都非常熟悉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这一点,曹操的曹魏经历过赤壁大败,汉中大败,而刘备的蜀汉也经历过夷陵大败,关羽荆州大败,好像东吴没经历过什么超级大败仗,为啥呢?东吴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将寡兵弱,可就是这个兵微将寡的东吴在历次面临魏蜀大军来犯时,总能出其不意的来个大反转

赤壁之战,魏武帝曹操率领号称八十三万(实际二十万)大军南下灭吴,结果孙权,周瑜,鲁肃等江东君臣坚决抵抗与荆州刘备联合,五万孙刘联军临江列阵,抗击曹军!结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火烧赤壁,曹操大败逃回北方,伤亡惨重,从此再无能力南下灭吴灭蜀,赤壁一战,三足鼎立之势遂成!

荆州之战,威震华夏的盖世名将关羽镇守荆州,与曹魏大战襄樊,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打得曹魏第一大将曹仁伤亡惨重只得困守樊城!于是关羽就此功盖天下,中原为此震动,无人敢与关羽一战。但是“吴下阿蒙”上将吕蒙趁关羽和曹魏上将徐晃大战之际白衣渡江,奇袭荆州,先占公安,南郡,后占江陵,宜都,关羽在魏吴两军南北夹击之下迅速败亡,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成了关羽一生最大的失败

夷陵之战,蜀汉昭烈皇帝为了报荆州一箭之仇,亲率倾国之兵猛攻东吴,大战初期东吴连战连败,刘备大军挟大胜之余威,准备一举荡平东吴,然后在跟曹魏一决雌雄!孙权一面上表臣服于魏国,请求援兵,另一面派大都督陆逊,率领朱然,徐盛,潘璋,韩当,孙桓等一干猛将率兵抵抗,陆逊坚守不出,使刘备大军速战速决的企图破灭,然后陆逊再次使用火攻之计,火烧连营七百里,蜀汉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刘备在护卫逃回永安,羞愧之下一病不起,死在了永安白帝城军中,大将张南,冯习,傅彤,马良阵亡,杜路,刘宁投降东吴,镇北将军黄权迫于无奈投降了魏国,此一战蜀国国力大损,从此再无能力问鼎天下

东吴虽然小败不断,但是总能在这种超级大战中取得胜利,我感觉有以下几点东吴做得非常好

1、外交上的成功,东吴总是在危亡之际,与别国联盟!赤壁大战联刘抗曹,夷陵大战联曹抗刘,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一点东吴做的非常好!

2、人才任用的成功,东吴军制为战时军制,最高长官为大都督,先后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全综担任此职,这些人基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工于心计,没有太大的缺点!像其他名将,关羽能战却太傲气,曹仁善守不善攻,这些三国名将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缺点,而东吴的这些统帅大多文武双全,尤其是谋略很厉害,像周瑜,陆逊个个都是天纵英才,江南古往今来都是人杰地灵啊

3、东吴统治者的成功,孙权接管江东大权之时,才十九岁,他比曹操,刘备年轻得多啊,等到曹操,刘备都死之后,一朝天子一朝臣,国内多多少少有一些动荡之时,而东吴政权却超级稳定,孙权一直活了七十一岁!所以这期间,从中央到地方都很稳定,君臣磨合的也比较好,而且孙权对前线指挥不为遥制,前线将帅能放心指挥作战

4、东吴地理的成功,东吴地处江南,长江天险是最好的屏障,号称水上长城,而且东吴的水军实力一直高于魏蜀两国,而东吴历次大战都是本土作战居多,实力雄厚的水军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所以能击败来敌!

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三大利好东吴占了地利人和两条,所以总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当东吴失了这两条,立刻就会栽大跟头!魏吴逍遥津之战,孙权主动出兵亲率十万大军围攻镇守合肥的魏国名将张辽,结果被张辽八百精兵奇袭孙权大营,结果孙权被打得大败亏输,几乎被张辽生擒!东吴可以说是保境有余,开疆不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