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贵妃拥有明神宗的宠爱,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明朝万历年间,是我国又一个极度昏暗的时代。坊间曾有万历皇帝十五年不上朝的传说,说他沉迷后宫、流连美色。而说起这段历史,就不得不说道说道郑贵妃。一个女人若是空有姿色便罢了,怕就怕长的好看的同时还有一个高智商的脑子,并且对江山政治充斥着数不清的欲望。

不过就历史结局来说,郑贵妃自然是输了,而且输的回天乏术。但话说回来,既然郑贵妃自己有儿子,而明神宗又超级宠爱她和她的儿子,那么为什么最后继位的并不是她的儿子呢?

很显然,这跟中国古代很规矩的立嗣制度有关。所谓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明神宗别看他昏庸,但是早年居然对女人非常不感兴趣,可能是因为年纪过轻,妃子又太小的缘故。结果稍微大一点知道男女之事了,却总也生不出孩子来,这可急坏了当时的太后。作为老人家肯定是想自己早些抱孙子,江山可以后继有人的。作为皇帝要是一直没有子嗣,那可是要被质疑皇帝到底有没有稳定江山的能力的。

很讽刺的是,明神宗的第一个儿子就是靠偷偷临幸太后身边的宫女王氏而来的。说起来比较渣,宠幸宫女就罢了,回头还不认账,要不是太后比较义正言辞,估计宫女和这个儿子的命运都会比较惨淡。万历眼瞅着拗不过太后,只好认了这个龙种,然而这个宫女生下的儿子就是下一代皇帝——这件事情是打死也没有想到的。估计这个时候万历先生也没料到日后会有一个郑贵妃,更得自己欢心。

这个郑贵妃是何许人也?首先她是个美人,然后是一个聪明人。郑贵妃自从为皇帝生了儿子以后,就一直想要让明神宗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当时的万历皇帝特别宠爱郑贵妃,所以私底下也没少给贵妃承诺。但是别忘了这个皇帝就是一个超级不负责任的人,当初都把宫女的肚子搞大了,还不承认龙种。所以郑贵妃虽然表面上跟皇帝处的很好,但是潜意识当中也是知道万历皇帝有这个毛病的,所以在明神宗允诺许给郑贵妃的儿子太子之位时,郑贵妃竟然让皇帝签了一纸“合约”。就是因为不放心,所以专门把这张“合约”放到一个锦盒当中,悬挂在寝宫的横梁上,以备不时之需。

郑贵妃也好,被册封为恭妃的那个宫女也好,都是妃子、也就是庶,所以嫡庶之分这个对她们并不是有很大影响。但是最为皇子而言,长幼区分可就非常严重了。王恭妃的儿子先出生,郑贵妃的儿子后出生,所以到了立太子的时候,大臣们自然是恪守祖训,认为先出生的有资格做太子,后出生的只能做王。

这个时候的明神宗已然非常喜欢郑贵妃,他当然有立幼不立长的想法,可是祖宗家法哪里是他一个人就可以违背的。就算他想,朝中的大臣们也不会同意的。但是这个时候,郑贵妃的聪明之处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她想到了很早以前让皇帝签下的那张“合同”,巴巴捧出来给皇帝瞧。可惜郑贵妃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房梁那么高的地方,她只想到了藏珍宝,却忽略了有可能被虫子啃食,所以这张被她自己视作生命的“合同”居然被虫字啃咬的辨认不出字迹。尤其是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三个字,根本辨认不出。

郑贵妃一看到这局面,登时就傻了眼;而明神宗一见,只能闷闷地叹了一句,这一切都是天意啊,然后下旨封朱常洛为太子,封朱常洵为福王。由此,长达十几年的“国本之争”终于落下帷幕。

算来算去,郑贵妃作为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子也算是操碎了心,把能想到的、能用到的招数全部使出来了,只可惜还是没有为自己的儿子换来太子之位。朱常洛做了太子以后,明朝内廷之中先后爆发了三次大案,其中“廷杖案”更是直接关系到身为太子朱常洛的安危,后宫中、前廷中,立刻将一切矛头指向了因为竞争太子之位而不得的郑贵妃。虽然史家对此一直都有争论,但是从动机、目的来说,郑贵妃的确嫌疑最大,问题最多。

可惜无论怎么折腾,怎么努力,从朱常洛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起,她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可惜朱常洛是个短命的皇帝,不然大明朝的历史极有可能被这个励精图治的皇帝所改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