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写浪漫爱情故事的琼瑶,却有这么悲惨的童年

琼瑶基本在三十岁以前就把现代普通人一辈子都没有经历过的惨事遭遇了个遍:

1.幼时和奶妈分离,终身不得见(奶妈特别宠爱她偏爱她)后来她就是大姐,很少被宠爱了

2.抗战逃难,妈妈在眼前差点被日本兵夺走

3.数次被日本人用枪指着头

4.和弟弟失散,行李丢了,爸妈绝望的带她跳河自杀(爸妈问她敢不敢一起死,琼瑶心想别无选择了,就说敢)

5.逃难路上差点饿死,得了严重疟疾几乎病死

6.坐船在江上数次掉下水

7.爸爸拒绝舅舅的救济(文人病)在上海被排挤嘲笑,经常独自照顾弟弟妹妹,家里穷的揭不开锅(去台湾之前几乎都是穷的揭不开锅状态)

8.去台湾以后严重偏科,爸妈太忙没空关心她,小弟小妹太天才,她和双胞胎弟弟就经常被责骂,后来爸妈决定把他们俩远远送走去读寄宿学校(相当于放弃他们)姐弟俩因此打击很大

9.琼瑶因为家里给的压力太大,对自己产生严重怀疑决定自杀,吞药被抢救回来了,不过她父母自始至终都没有理解她的内心

10.考了几次大学失败,父母逼她继续考,她没有选择,又自杀了(非常黑色幽默)

11.漏写,和老师师生恋,她妈写信去各个机构告这个老师(但是两人发乎于情止乎于礼,所以没告成功)结果被人写新闻,导致大病一场,和老师分手,关在家里一年,成年以后想去找老师,妈妈差不多意思是你去了就断绝母女关系(老师有写信但是被截住)

12.结婚,超级穷,饭都吃不起

13.临产前,前夫选择出国,一走就是一年,她被迫搬回娘家,和父母关系又恶化(本来就不好,父母反对婚事)

14.琼瑶后来有了稳定的稿费收入,前夫一直郁郁不得志染上赌瘾,两人感情出现明显裂痕(琼瑶生日那天,来了很多亲朋好友,前夫说会回家结果赌到半夜被忍无可忍的小舅子找回来的)

15.分居,离婚,儿子改姓(独生子基本是琼瑶带大的)

16.和“平”(现任)暗生情愫,琼瑶认为这样不行,一直纠结了很久,有一次和平还有妹妹妹夫出去玩,结果严重车祸,妹妹受重伤,她和平因为这次生死关头的车祸认清对彼此的感情(非常言情)

17.琼瑶决定和“平”彻底分手(不想背负道德压力)结果平带她去山顶,叫琼瑶下车,接着直接往悬崖开,把琼瑶吓一大跳,没分成

18.琼瑶和平说决定和别人结婚,然后一人出国长途旅行,平发现这回实在不行了,火速离婚,两人结婚

她的人生可以大概分为四段

童年时期,除了幼儿时的几年顺遂日子,后面几乎一直在逃亡,她父母属于典型旧社会知识分子,风骨是有的,但是社会经验太缺乏,又要照顾三个孩子(妹妹战后出生的)而且屡次死里逃生(非夸张手法,字面意思)琼瑶对这一段记忆应该是印象深刻,所以对她来说奇迹是什么,早就经历过N多次了好吗?连在逃难路上,被日本人追屁股后面意外把弟弟丢了居然还能再找回来这种万中无一的事情都可以发生,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以及她父母都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所以琼瑶本人对大陆感情应该是异常深刻的,这一点她提到过很多次。以及琼瑶对古诗文的爱好也是因为她妈妈在逃难路上时不时教一点,加上本身有一定天分培养出来的,对她后面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青少年阶段,大概是上海-台湾初期,琼瑶自认为这是一段非常灰暗的日子,父母忙于生计,两个弟弟调皮捣蛋,家里长期挣扎于赤贫线(这里我真的很想吐槽她爸爸,女儿穷的连件便服都没有,非要和大舅子赌气)在学校又因为没有正儿八经读过书,完全跟不上,学校听不懂,回家要照顾弟弟忙家务,父母没钱请家教(也可能是没意识到),恶性循环持续到迁居台湾,中学毕业,连考几次大学没考上。

注意,琼瑶的爸爸是非常有名的学者,他们家几乎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种家庭是不允许小孩不接受高等教育的。而她的亲生妹妹,是考了98分会气哭的天才少女。

所以中学末期,因为家庭压力过大,加上早年逃难留下很多病根以致身体虚弱,精神状态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这种时候,我怀疑她很可能是轻度抑郁症了,后面自杀未遂,遇到了老师,老师和她爸爸差不多年纪,然后这个男人体贴她,关心她,爱护她。这段感情,非常热烈,也很纯洁(不纯洁她妈就直接让老师吃牢饭了),具体情节大家可以去看《窗外》。

总之,老师拯救了她的精神,又迫于社会舆论离开了她,其实这段恋情严格来说也是不伦恋,所以很多人说琼瑶的创作很多来源于她的亲身经历也不是空穴来风。但是,没有读过原著或者仔细了电视剧的人,往往也忽略了,大部分不伦恋的结局都是悲剧,琼瑶其实是很清楚这种感情的结果,并没有对后续浪漫化。

第一段婚姻,她和一个并不爱的男人结了婚(琼瑶有清楚明白的和他讲自己的初恋以及并不爱他这个事实,这男人被冲击以后嘴上接受了)琼瑶对第一段感情的描述是比较客观的,她觉得最后离婚是由很多方面的原因促成一起,两个人太不成熟的同时,感情的基础因为前夫持续的不得志被破坏了(他们俩都是穷逼妄想当作家然后惺惺相惜)。

其实就是,内心深处没有那种真挚的爱,所以彼此容忍度很低,经常吵架,琼瑶一个人带孩子的同时又要写作补贴家用,忽视了丈夫的感受,而丈夫无法理解妻子的无奈,也一直怀疑妻子对自己的感情,在家庭以外寻找慰藉。

两个人再婚以后,都过得很幸福,我想这说明他们真的只是不合适而已。

后面就是和“平”的各种感情波折和出版开公司之类的事情,太琐碎了,各位有兴趣可以自行去了解,我这里只大概说一下她前二十五年的一些经历。想了解细节,可以看《我的故事》,本文素材都来自这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