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长征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用生命救出了日后一位国务院副总理

他是长征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用生命救出了日后一位国务院副总理

在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前辈为了新中国解放事业,他们前赴后继的投身革命中,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奋勇杀敌。今天跟大家聊的这位是我军长征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在战场上他还救了一个人,这个被他救得的人建国后还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那么,他是是谁呢?他就是平江起义的领导者之一的邓萍。

替换高清大图

邓萍(1908-1935),四川人。毕业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学校里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22日,他同彭老总以及滕代远等人在湖南发动了平江起义,开始自己的革命生涯。长征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第13师参谋长一职,1930年邓萍又担任红3军团参谋长,兼任红5军军长。

他是我军在长征时期牺牲的唯一一位军团级的将领,在战争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平江起义之后,随红5军主力来到了井冈山,在景冈山参加包围景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任。红军在景冈山的动作,引起了国民党的极度恐慌,就派兵来围剿。为了避敌主力的打击,红五军军委在邓萍主持下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彭德怀、滕代远、邓萍率领红五军主力向浏阳、万载边境发展,相机南下,与红四军会师,另外由黄公路率领红五军一部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坚持斗争。这期间邓萍协助彭德怀率部经过艰苦转战,冲破国民党军的道道封锁线,打破了国民党军的两次“会剿”。于12月10日率部队到达江西宁冈新城。在这里与红四军胜利会师。

替换高清大图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红3军团接到命令,准备撤出遵义,挥师东进。这时,贵州军阀王家烈率4个团的兵力控制了红3军团东进的道路娄山关至遵义一线。邓萍指挥红3军团先头部队向娄山关发起冲击。他亲临部队前沿阵地,一边指挥作战,一边在随部队冲锋时高喊:“同志们追呀!追到遵义去。活捉王家烈!”就这样,红3军团势如破竹,一鼓作气抢占了遵义新城及城边村落。

夺取遵义战役的全面胜利后,邓萍身先士卒,率部逼近到城北门外河滩边。第11团政委张爱萍为指挥战斗,冒着敌人密集的子弹,匍匐前进至城下河滩边,与邓萍会合。邓萍看见子弹飞射过来,自己就给它挡住了,突然邓萍一头栽到张爱萍的右臂上。顿时,邓萍身上奔涌出的鲜血染红了张爱萍的军装。就这样,邓萍还没来得及说完就壮烈牺牲了。后来,解放后张爱萍将军还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职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