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是辅政大臣,或者不被曹睿赶走,三国历史可能就会被改写

曹睿最心仪的辅政大臣是他,如果他在,就没有司马懿什么事了!

文学漫谈第一百二十二期,点评的是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人物,不是影视剧人物,不是其他文学小说,请大家予以区别!欢迎大家吐槽,但是吐槽前,请先看下罗贯中的原著好吗?

上回咱们说到,当诸葛亮去世之后,受益的人有很多,但是结局都不是那么好。当然了,除了司马懿之外,可以说,司马懿是诸葛亮去世的最大受益者。但是,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当中,还留下了一个隐笔,那就是如果这个人当初愿意当辅政大臣的话,或者是如果不被曹睿赶走的话,三国的历史,真的很有可能就会被改写。

在书中,当魏国的皇帝曹睿,知道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之后,便开始放开心贪图享乐,终于导致自己年纪轻轻,就患病不起,从而奄奄一息。在曹睿临死之前,也像刘备一样,指定了帮助儿子曹芳执政的辅政大臣。咱们所知道的是,曹睿指定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但是,其实曹爽并不是曹睿最心仪的辅政大臣。

甚至,连司马懿这位辅政大臣,都排在这个人的后面,可见,曹睿的心里,还是有着自己的打算的。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曹睿为什么第一个想到的辅政大臣是他呢?对此,在书中第一百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司马懿诈病赚曹爽》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睿因此得病。病渐沉重,命侍中光禄大夫刘放、孙资,掌枢密院一切事务;又召文帝子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佐太子曹芳摄政。

看到没,作为魏国还算有实力的皇帝,当自己不行之后,第一个想到的辅政大臣,就是自己的同胞兄弟燕王曹宇。在这么多的皇室宗亲当中,曹睿为什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曹宇呢?对此,关于曹宇,书中也有一段描写:

宇为人恭俭温和,未肯当此大任,坚辞不受。

或许曹宇看到了皇权争斗当中的各种险恶,再加上他本人的性格使然,所以,曹宇并没有接受这个职务。而正是由于曹宇没有接受这个职务,在其他内臣的怂恿之下,一向精明的曹睿,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接受了内臣的建议,将燕王曹宇逐出洛阳,回到自己的封国。

继而,这才使得曹爽成为辅政大臣,和司马懿一起共同辅佐曹芳。

至于接下来的故事,咱们大家基本上都知道了,曹爽和司马懿开始明争暗斗,争权夺利,最终是司马懿胜出,魏国的朝政大权,都归于司马懿之手。假如,燕王曹宇当时接受了辅政大臣的职务,那么,司马懿还有可能成功夺权吗?

假如曹宇来当这个辅政大臣的话,按照曹宇的性格,肯定又是一个贤臣。虽然不能说,曹宇能像伊尹、周公那样名垂天下,至少能像诸葛亮那样殚精竭虑。那么,在曹宇的尽心辅佐之下,司马懿也完全找不到篡权的理由和动机,那么,司马懿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一位大将军,而司马师和司马昭,最多也只是继承大将军的职务,来为魏国效力,也就没有后来的晋朝什么事了。

就算曹宇没有接受辅政大臣的职务,如果曹睿不将曹宇逐出洛阳的话,至少曹宇在洛阳,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就算司马懿想要从曹爽的手里夺权,也得考虑下曹宇的影响。甚至,由于曹宇镇守洛阳,司马懿都不一定敢从曹爽手里夺权。但是,这一切,都随着曹宇的离开洛阳,都只能成为假设。

那么接下来,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当中,还有哪些你没注意到的有趣的故事呢?咱们下回再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