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民在海边挖出一块金印,上面刻有5个字,坐实了是中国的藩国

日本这个国家,在我国古代有很多称号,如扶桑、东瀛、倭国等等,其中倭国这个称号还是由东汉王朝所授予。

公元1784年,在日本九州博多湾口的志贺岛上,一个叫甚兵卫的农民在海边的水田里开挖沟渠时,从一块大石下挖出一颗金印。他把这颗金印当作宝贝藏在家里。可是没过多久,私藏金印的事就被福冈藩那珂郡的官吏知道了,他们将金印收上来并献给了藩主黑田氏。

此金印2.3厘米见方,0.8厘米厚,蛇形组,阴文篆书,上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关于这五个字,日本有两派说法:一派解作“汉之委奴国王”,认为它是汉朝册封倭奴国王的;另一派把这五字理解成“汉之委之奴国王、“认为是汉朝册封”倭人”国家中的奴国,“委”即“倭”,是对古代日本诸部落国家的泛称。后一说法为多数日本学者所接受,几成定说。

据《后汉书》中《东夷传》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金印的出土,为这一记栽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公元前1世纪前后,日本列岛上小国林立,以九州北部为中心,散布着百余个部落国家。他们年年派使臣到汉朝最东方的乐浪郡(今平壤附近)朝贡,以此来提高本国在“倭人”列国中的政治军事地位。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大吃小强吞弱的攻伐兼并,在东汉光式帝时,与汉朝交往的国家已减至30多个了。上文所载的奴国就是这30多个国家中的一个,它位于博多湾沿岸(今福网县境内)。

大约在公元56年(或以前),奴国王遣使赴汉朝贡。贡使自称“大夫”,经冲岛、对马岛到达弁韩(朝鲜半岛南部),进入陆路后,于公元57年初至京都洛阳。

贡使不枉此行。以前的“倭人”国家最远到乐浪郡,而奴国是第一个来到京都洛阳朝贡。因此得到朝廷的特别重视。于是光武帝刘秀在临死前(二月去世)册封奴国王为“汉委奴国王”,授金印紫绶,从而使奴国王成为“倭人”列国的倾袖,同时也体现了汉皇恩泽广被四方的怀柔政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