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谋士各有特色,诸葛亮最出名,而他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历史上的三国战争不断、天下动荡,局势波澜壮阔,有志之士起于四方,猛士高人各择良主,为自身价值观而各自奋斗。

三国时期涌现出无数高深莫测的智谋之士,他们或奇谋百出、或身怀洞悉人性之能,正是他们的谋划,左右着三国动荡的局势。

魏武帝曹操的用人之道四海扬名,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身边聚拢了多不胜数的能人异士,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荀彧、郭嘉、荀攸、程昱、贾诩五大谋士。

荀彧作为五大谋士之首,先是在袁绍手下任职,后投奔曹操青云直上。

他在战略上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且多次准确分析局势并洞悉人性,深受曹操赏识,最为世人皆知的当属"迎奉天子"。

荀彧品行端正,有整合资源和协调各方关系的能力,而且在军中大有威信,能控制全局,这从曹操多次出征都将身后交予荀彧可以看出。

可惜在逐年的征战中,没有和曹操的观念同样改变,而互相违背,不得善终。

郭嘉足智多谋、功绩卓著,最为著名的当属"十胜十败"论,尽管当时的袁绍占据北方,如日中天,仍洞察出袁绍绝非明主、难成大器,必为曹操所败的下场。

群雄逐鹿中原之时,郭嘉屡献奇谋,助曹操大破敌军,奠定霸主地位。

后郭嘉在曹操征途中,因为气候恶劣、水土不服患病早逝,真是天妒英才!

贾诩以奇谋见长,善于审时度势、揣摩人性。

在董卓死后,献计其旧部李傕、郭汜助其反攻长安,造成长安城的生灵涂炭,这,不过是他随口道出的建议。

之后成为张绣的谋士,两次击败过曹操,其中一次令曹操险些命丧当场。

贾诩有着看透人生的大智慧,不仅善始善终,还保全了家人。

诸葛亮是历史上饱受赞誉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人们心中理想的智慧于品德的化身。

诸葛亮刚下山,就为蜀汉集团制定了一份极具实施性的战略性规划"隆中对",他指出先取荆州、再取四川的军事路线,对内制定一系列经济政治的改革,主张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路线,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奠定基础。

诸葛亮足智多谋善于治国,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诚诚忠心被后人永远赞誉,被誉为"千古名相"。

司马懿是三国末期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经济上他大兴屯田、修水利,军事上有平定孟达、智抵西蜀之功,,善于审时度势,洞察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长短

司马懿不同于其他谋士,他阴柔奸诈,懂得隐忍之道,如同一头伺机而动的恶狼,让人防不胜防。

论谁才是三国最有智慧的谋士这个话题不会终结,有人说是鞠躬尽瘁的名臣诸葛亮,有人说是乱世保身、善始善终的毒士贾诩……但依个人只见,我认为荀彧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谋士。

当然,一家之言,诸位不必放在心上。

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下次讨论谁才是三国武力巅峰之人,在独断一点不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