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竟故意陷害林黛玉?她美丽的外表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

在书中的薛宝钗是“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她性情和善,处事温柔和气,更是深受下人们的喜爱,这一点“多为黛玉所不及”。曹雪芹用了许多美好词汇来塑造薛宝钗,甚至说她“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

尽管如此,红迷们对薛宝钗的评价还是出现了两极化。有人说她知性懂事,处事圆熟,娶妻就要娶薛宝钗这样的女人:长得漂亮还懂事。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薛宝钗是个地地道道的“心机婊”,她表面看上去温柔懂事,可内心的算计却是史湘云这种天真女孩连看都看不透的。

宝玉趁王夫人午休时调戏金钏,而金钏因多说了两句话便被王夫人赶出贾府,一时悲愤难解,竟投井身亡。王夫人听后内心十分难过,而一旁的宝钗面对这个曾经同她相处过的丫鬟竟是完全无情的,她劝解王夫人:“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都说死者为大,可面对惨死的金钏,她竟冷漠的说出“糊涂人”“不可惜”这种不明事理的诽谤之言,也难怪不少红迷会认为她过于无情。

而最让“双玉cp”不能接受的,便是由于薛宝钗的到来,彻底导致了宝玉黛玉二人的感情走向终结,甚至将黛玉病死,宝玉出家的罪责都怪到了薛宝钗头上。

宝钗有一个金锁,是不知名的癞皮和尚给的,和尚告诉宝钗的母亲,日后碰上有玉的方可结为姻缘。来到贾府后,宝钗注意到宝玉有一块从胎里带来的美玉,又见宝玉生得一表人才,不由得更加留意宝玉。

而此时的宝玉早已心系黛玉,因此在宝钗心中,黛玉变成了她感情中最大的绊脚石。在“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一节中,宝钗在滴翠亭无意间听到红玉和坠儿的谈话,暗自腹诽红玉“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

因此趁机把黛玉拉了出来垫底,说:“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这一箭双雕不仅免去自己的是非,又将黛玉陷害了一番。而怡红院中姐姐妹妹众多,为何偏偏选择黛玉?这自然与宝玉黛玉的关系分不开。

最终薛宝钗还是赢了。她亲手打败了自己的“敌人”,成功嫁给了宝玉。然而黛玉死后,似乎将宝玉的心也一同带走了。他厌倦了这里亲情爱情的各种背叛,最终选择了出家。

薛宝钗看似赢得了这段姻缘,可也实实在在失了宝玉的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