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为茅厕写过一副对联,后来对联火了,他也从此变得家喻户晓

中国古代文化除了诗词歌赋之外,对联也是一种很高雅的文学体裁,不过一般都是文人墨客喜爱的。但是到了现代却成为了逢年过节必须用到的东西,也越来越深受人们的喜爱。每一个对联背后或许都有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许不为人知,但是我们一旦认真去发掘就会发现其中意想不到的乐

相信大家都看过周星驰电影中扮演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吧,他在电影中不仅诗画成为两绝,而且武功高强,再加上他英俊潇洒的外貌,所以娶了八个老婆。最后为了娶到秋香更是甘愿为奴,在华府当下人。不过这是在荧幕上呈现出来的形象,真实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或许有没有唐伯虎这个人呢?

他其实真名叫唐寅,而且日子过得也没有这么舒服,他本来出生在一个商人世家,家境也比较好,可能因为从小悟性奇佳,所以琴棋书画都略有涉及,后来进京赶考恰不逢时,被免除了考试资格于是从此专心画画,以画谋生。毕竟像他这样的文人难免心高气傲,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像他父亲一样去做生意,所有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

或许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县令家的每个门上都要挂上对联,这是古代文人为了显示文化水平才做的,可是县令很苦恼,原因是茅厕的对联至今都没有人能写得出来,于是花20两求对联。毕竟对联是一个赏心悦目的东西,根本和茅厕搭不上任何关系啊,就算有关系那些有才的文人怎么会为了20两银子做这种“粗鄙”的对联。于是很久都没人能来写出合适的对联,这一天唐寅路过正好听闻此事,连忙进了县令府要求为茅厕题对联。毕竟他已经穷困潦草很久了,能够有20两银子对他来说是一笔巨款。

对于唐寅来说,这根本不是难事,落笔便是“传世名篇”:“且看来客多情,甘解衣带终不悔;莫道此物无用,化作春泥更护花。”

次联一出,四座皆惊。直接将那污秽之物提高到风雅之上,完全化粗鄙为高雅。在当时也就只有像他这样才气冲天的文人墨客才能写出这样的对联吧。当地的县令非常高兴,不仅答应赏赐20两银子,还请他大饱了一顿!尽管这是一件隐藏在对联背后的故事,但也很难想象唐寅作为一个自负的文人竟然为了生计要去做这种事情,也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