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你应该知道郑板桥写竹子诗集(精选)

导读: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1、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清代:郑板桥《题画竹》

释义:秋风昨夜渡过潇水湘水,惊动石头,穿过树林一贯发狂。

2、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清代:郑板桥《题画竹》

释义:只有竹枝浑然不怕,挺身而出与狂风搏斗。

3、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清代:郑板桥《竹 》

释义:世上人都爱栽花,只有老夫我爱栽竹。

4、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清代:郑板桥《竹石 》

释义:不需要每天报平安。曾见过它清风一般高洁的情操。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清代:郑板桥《竹石 》

释义: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代:郑板桥《竹石 》

释义: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7、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清代:郑板桥《予告归里》

释义:写出一枝清瘦的竹竿,在清风潇潇的江上做钓鱼竿。

8、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清代:郑板桥《效李艾山前辈体 》

释义:清风何必自己寻路,寻到青竹梧桐中。

9、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清代:郑板桥《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

释义:写出来的竹柏没了颜色,卖给东风不合时宜。

10、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清代: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释义:一个凄风冷雨的夜晚,我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金石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

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郑板桥(1693-1765)

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