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随处可见的朴刀是怎么样的?

朴刀,很多不了解它的人容易将它读成[pǔ dāo],或是[piǎo dāo],实际上朴刀的拼音是[pō dāo],比较少见。

朴刀出现于宋代,也是宋代唯一的合法民间武器,但是直到清朝末期才被广泛使用。 在《水浒传》中,有关各路英雄使用朴刀的描写随处可见,如卢俊义、林冲、史进、雷横、刘唐、时迁、崔道成、邱小乙等,而在施耐庵的描写中,李逵曾用一把朴刀杀死4只老虎,既然能够杀虎,朴刀自然威力不小。

▲《水浒传》中李逵朴刀杀虎

就朴刀的起源而言,与其说是将大刀的手柄改短,以满足近战的要求,不如说是为了防止民间擅自储藏武器,而把长刀改造成短柄的朴刀更接近实际需要,在民间也流传甚广。

朴刀的刀刃较宽,需要双手握着,使用起来要像大刀那样,巧妙利用刀身的重量来击杀敌人。 朴刀全长在60到150cm之间,刀刃在45至70cm。从其长度来看,朴刀归为短兵器一类。

▲朴刀

朴刀在外观上与普通大刀无异,只是刀身占比较大,这也是区别于一般大刀的地方。朴刀需要两手使用,有“双手刀”的说法。其在在宋代还被叫作“着裤刀”,指的是挂在腰间的刀,它的制作非常简陋,在农具“畲刀”安上长的手把就是朴刀,难怪《武经总要》并不把它视作真正的武器。由于朴刀的简单易得,多流传在民间。

▲朴刀

朴刀的另外一个别名是“太平刀”,这是因为清末时期太平天国的大批士兵广泛使用朴刀。不过,太平天国凭借着这样粗陋的武器,竟然打败了装备精良的清军,足见朴刀虽然粗陋,但威力却不容小觑。

武术中有这样的一句谚语:“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定手。”朴刀虽简陋粗糙,但可劈、可刺、可砍,也有它的一套使用路数,套路讲究动速静定、姿势舒展、劲力顺达,刀法灵活多变,方便众多武术爱好者操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