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性格:三缄其口与隐忍

1

中国人的性格:金木水火土,东南西北中

在写“大一统”章节中,哥哥有点懊恼的是,很多因素都与《易经》密不可分,但我出于其他考虑又不得不把《易经》放到后面的“文化”章节(即诸子百家)来说。

总之混乱得一塌糊涂,也只能做相对的分篇了。

中国人的性格,自然是离不开《易经》了。

中山大学的中文系系主任几年前做了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说实话,哥哥觉得讲的很不错。不过他说,现在的人一说到传统文化,都喜欢说《易经》,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道德经》。这个分析和判断让哥哥给他扣了0.1分。

哥哥最喜欢看的电视剧是《士兵突击》。哥哥历来喜欢朴实无华的人和事,就像普通的布衣,无论是穿在身上,还是脱下来枕在头下,让你感到踏实、平静。哥哥略微神经质,还能由此感受到一种纯粹的舒心愉悦。仿佛心无牵绊阻挠,洁净轻盈,迎风可以飘去,淋雨化为雾峦。

同理,哥哥很喜欢《平凡的世界》和《家》《春》《秋》这样的作品。

《平凡的世界》、《士兵突击》,对它们进行各种评价和演绎的人很多。都不得我心。事实上,他们讲的都是灵魂的觉醒,这个过程,常常是痛而自豪,朴实厚重。醒来之后,无论贵贱贫富,我们的人生都有了重量。

读书时老师和课本上都说,在孔子他们著述之前,还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典籍,不过都非常难懂,佶屈聱牙。

对于今人,《易经》同样如此。除了语言的障碍,其实怎么读书实际上是最大的障碍。

哥哥能说的就是,读书看过去,与发明创造未来一样,最最重要的禀赋就是丰富的想象力。藉此还原背景、看清人性。

历史的不断叠加与湮灭,明镜早已破碎(简明的逻辑),惟独深藏其中的人性散发出恒久的幽光。

《中国人的性格》篇章,哥哥想了很久,与《大一统》不同,哥哥决定以讲故事来呈现,希望大家喜欢。更希望大家多讨论交流。

2

中国人的性格:金木水火土,东南西北中

之一:关于谨慎的迷宫——三缄其口

相信没有人否认,我们是一个言行非常谨慎的民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老祖宗讲故事怪怪的,例如下面这个故事: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这个素材兴许就是刘向编的故事。在作家杨书案的历史小说《老子》里将这个桥段进一步发挥:大意是孔子二十几岁的时候,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到了周的都城去春游,顺便去拜访了老神仙老子同学。孔仲尼同学此时兴致极高,见到自己崇拜的偶像老子更是忍不住挥斥方遒、滔滔不绝一述此生理想抱负。老子冷眉冷眼,啥也懒得搭理他,就带孔子去周朝太庙看了金人。孔子立有所悟、羞愧闭嘴。

华夏是一个历经数重苦难成长起来的民族,忧患意识往往陪伴每个中国人的一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数残忍暴戾的历史细节,都会在暗夜里发出这种摄人心魂的呼唤:“戒之哉,戒之哉!”

你不慎的言行,可能招来祸患;你莽撞的言行,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们知道,陈冠希修电脑是莽撞的,发言人说“反正我是信了”是不智的,尼玛,“戒之哉,戒之哉!”

于是正常情况下,国人都爱玩深沉,少说多做,多做不说。出头的橼子先烂,装逼的刘邦笑到最后。但刘邦这老混蛋也怕扫地僧,你有种像我这样装一辈子。

但是大凡出彩的故事,没有一个能飙戏的大反派,你这男猪脚就做不成金华火腿。所以这就有了迷宫的味道。

谁是大反派?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居委会大妈吗?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妇联主任吗?更不用说菜市场、楼堂馆舍,你总是会在那里被人逮住喷了一脸,——那时你肯定要气愤填膺地只问楼主哥哥:是谁缺心眼说中国人谨慎?说中国人惜言如金?

据说,外国朋友(不少移居外国的华裔为此很羞愧)对咱们在他们国家旅行观光时四处留情、高声喧哗的情况极为鄙视。尤其是动辄携带巨额现金的那种,连外国朋友都忍不住要“出手相助”、帮助改正“错误”。

3

中国人的性格:金木水火土,东南西北中

之二:隐忍,人性的雕琢

这是个很痛苦的字眼。

为何写了大一统,接着就写国民性格?因为大一统直接导致了国民性格。

从均势上看,大一统要保证内部社会运作有序,必然强调中央高出一头的集权,个体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这样的环境,你可以犯“路线错误”,但不能犯“组织错误”。

谦虚、谨慎、低调、隐忍,无疑都是让你提高安全系数的基础技能。旧式的老师看见小屁孩高谈阔论就忍不住低声呵斥“话到嘴里留半句”。——这既是帝国内部的秩序需要,也是对人性的把握。

你不知道谁会妒忌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得江心,且问你要吃板刀面还是吃馄饨”。

你不知道谁已经看上了你的老婆;也不知道一句“清风明月不识字”如何让人恼羞成怒。

敌与友,恩与仇,得与失,生与死,往往就是一念之间。

很多人觉得这样不好,一则觉得累,二则这么多年西式的中国教育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观念。但其实,人性是相通的。因此很难单纯评价对错高低。

我们时常对古人和传统不太理解。觉得太费解、太古怪。古人如果来到我们中间,看到我们今天那么多剩男剩女,夜夜笙歌,宁愿同居一个排,也没有结婚生子的计划,是不是也会觉得匪夷所思?

在韩国电影《我的PS搭档》中,有一句歌词是很好玩的,“爱情是奇怪又俗套的东西”。我瞬间有点感慨,人们对和平已经麻木。如果当大规模战争再次袭来,让大部分人再次哀呼“宁为盛世犬,不做乱世人”时,生命才会得到珍惜和爱护。当然,作盛世犬也不要在广东,一不小心可能就被吃掉。

所谓智慧,往往源于痛苦的累积和感悟。那么,就请珍惜吧。所谓修行,不过如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