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军师联盟之诸葛孔明

千古良谋一武侯,万世臣表唯孔明

三国时期,遍地狼烟,群雄并起,却也涌现了一大批能人异士。其中有一群人,他们胸怀鬼谷之策,各具王佐之才,临阵有奇谋,纵横矢石间,他们就是善于临机决断、解困纾难的"谋士"们。"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些三国时期的"最强大脑"们,却因战乱频仍而如鱼得水,他们各为其主,脑洞大开,将平生所学变为形形色色的奇思妙想,虽隔千年,如今读来仍让后人为他们的聪明才智所折服。

三国谋士众多,各具才干,但以一生功过震古烁今的诸葛亮却是其中翘楚。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从后人给予他的这一长串头衔来看,如果仅仅把他视为谋士,那就无法领略他渊博的学识和杰出的治国才能。但本文作为三国谋士篇的开篇,主要讨论作为谋士角色的诸葛亮的事迹,而对于其治国理政方面的政绩只观大概。作为谋士,当时主要负责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外交、二是军事。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时,就在所献的"隆中对"中为刘备今后应该采取的外交和军事策略定了基调,那就是外交上联吴抗曹,军事上则分三步走:先取荆州,再图益州,而后伺机攻取中原。一番话让刘备的榆木疙瘩脑袋顿时开了窍("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知道遇上高人了,立马送上聘书和礼物,请诸葛亮出山做他的"首席CEO"。诸葛亮也就此开始了他为刘备父子呕心沥血,苦心孤诣的漫漫人生路。我们下面就从外交和军事两个方面来领略一下诸葛亮作为三国第一谋士的风采。

前文说了,诸葛亮在外交上一贯秉持的策略有且只有一个:外结东吴,共抗曹操。因为当时刘备根本就没什么本钱跟已基本平定了北方的曹操来抗衡,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说白了就是一皮包公司。所以要想抵抗曹操的强大攻势,就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组成"抗曹统一战线",而这个统战对象的最佳人选就是东吴的孙权,原因有二:一是孙权有一定的"硬实力"(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二是孙权有抗曹的主观愿望。有此两点,孙权就成了诸葛亮倚为外援的不二人选。外交方针既定,可如何去实现它也需要讲究策略,因为东吴内部对于抗曹还是降曹也有不同的声音,孙权本人也处于犹豫不决之中;另外一点,即使后来孙刘两家正式建立了"抗曹统一战线",但毕竟各家有各家的政治利益,难免各怀鬼胎,心存疑忌。所以在贯彻统一战线的外交方针时,诸葛亮就采用了既讲团结,又对搞"磨擦"的顽固份子给予坚决的斗争的两手策略,于是就有了诸葛亮舌战群儒和三气周公谨的故事。在诸葛亮的亲自操刀下,这一时期刘备集团在外交上取得了空前成果:促成了孙刘联盟,并在赤壁之战中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刘备也借机取得了荆州的南部地区(终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了)。并以此作跳板,后来挥师入川,占了西川四十一州。之后由于诸葛亮随刘备入川,荆州的防务交由关羽负责,诸葛亮临行之前特地嘱咐他牢记"外结孙权,北抗曹操"的外交方针,但由于关羽性格上比较傲骄,再加上孙权这边没完没了地来讨要荆州,关羽在处理同东吴的关系时缺少灵活的政治手段,没有严格近照既定的外交方针来处理,使得孙刘联盟产生了裂痕,并最终导致东吴偷袭荆州,关羽战败身亡。即使这样,诸葛亮仍以大局为重,始终坚持"联吴抗曹"的大方向,因为他知道,最大的敌人一直在北方。

说完了外交,我们再来看一看诸葛亮在军事上的都有哪些成功战例。《三国演义》中读者最爱看的除了战将们的阵前斗勇,还有就是看双方谋士们谁的计策棋高一着。诸葛亮自出山后,先后经历了新野阻击战、赤壁之战、袭取荆州、平定西川、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重大战役,充分展现了他高超的军事谋略,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特别擅长火攻,《三国演义》书中记载了他多次用火攻克敌的经历。他出道的第一战就是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将夏侯惇十万大军,从而一战成名;继而火烧新野城,大挫曹军锐气;后又"借东风",火烧赤壁,使曹操八十三万大军闻风丧胆;而他在人生最后一次的军事行动中又火烧上方谷,差点使老对手司马懿毙命于此。此外,人们熟知的诸葛亮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等桥段都让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生动,当然演义与史实有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神化了诸葛亮。

俗话说"人无完人",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作为神一般的存在,但也还是免不了有他的局限,如他在识人、用人方面有失误,错用了言过其实的马谡,致使第一次北伐中原无功而返;留关羽官守荆州是否明智?这一点历来争论颇多,但从最后的结局来看,关羽的表现有负诸葛亮的期望。还有就是诸葛亮一生行事谨慎,这当然是优点,但事情往往是相对的,谨慎一些并无大错,但有时太过谨慎也会失去一些难得的机会。如一出祁山时,大将魏延曾提出过兵出子午谷的大胆设想,但却被诸葛亮以非万全之策为理由而否定了,后来这次北伐中原终以失败收场。后人对此多有争论:如果当时诸葛亮采纳了魏延的计策,情况又会怎样?只是历史没有"如果",猜测也始终是猜测,谁也无法让猜测变为事实,但这个"如果"真的发生的话,虽很难从根本上改变魏蜀两国的实力对比,但很可能会在局部取得一些优势。就是诸葛亮本人对此计策也不是完全否定的,大家请注意,诸葛亮的用语是"非万全之策",那就是说这一设想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只是比较冒险而以,所以没有被诸葛亮采纳。我们再来看一看诸葛亮自己的方案吧,一出祁山,诸葛亮是取道陇右,基本上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套路。而这种比较常规的打法,对于人力、物力、财力均远逊于对手的蜀军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蜀军几万人马出川作战,钱粮耗费巨大,所以利在速战速决,时间一长,后勤供给难以为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一生五次北伐,均铩羽而归,有两次失败的直接原因就是粮草供应出了问题。由此可见,魏延的兵出子午谷的方案虽然有冒险成份,但在当时情境下算得上是一个有可能出其制胜的良谋。但诸葛亮是个完美主义者(他一定是处女座的),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追求完美,所以他一生不肯用险,一切都要在自己掌控之中,他宁可选择最费力的常规套路也不会剑走偏锋,这样有时候难免会丧失一些稍纵即逝的机会。《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对诸葛亮有"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评价,也就是说诸葛亮在治理国家、安定百姓方面的才干比较突出,而在带兵打仗、出奇制胜的谋略上相对不足。诸葛亮的老冤家司马懿也对诸葛亮有过这样的评语: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意思就是说诸葛亮志向远大,工于谋略,手握重兵,但却不懂权变,瞻前顾后不能决断。这些评价虽说不一定完全属实,但也能说明三国第一能人诸葛亮也是有他的软肋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