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何要分封诸侯,或把地缘最差的地盘留给自己?一起来看看

鸿门宴之后,项羽率领诸侯盟军进入关中,大肆宣泄了山东六国对秦国长达一两百年的仇怨。事罢,项羽使人致命楚怀王(熊心),楚怀王回复“如约”(先入关中者为王)。而按楚怀王该约定,则意味着要将天下恢复到秦国统一前的局面。即:楚王熊心(盟主)、齐王田市、赵王歇、燕王韩广、魏王豹、韩王成、关中王(秦王)刘邦。

项羽在起兵反秦前,见到秦始皇车驾,便发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宣言。项羽灭秦后,尊奉原主君楚怀王熊心为“义帝”,即名义上的天子,却将他流放到湘南荒僻之地,一年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杀之,也足以证明项羽此生的志向,同样是成为如秦始皇嬴政一样的统一帝国的集权帝皇,而绝不满足于做一个虚君名下的天下霸主的。

刘邦正是约法三章收买秦地百姓民心,收编留守秦军迅速扩军至10万人,并封锁函谷关,企图"吃独食"独据关中,才招致诸侯联军将领们的众怒,被项羽因势利导,籍联军兵威以势压之,兵不血刃迫使刘邦降伏,并强迫刘邦裁军至3万,把他驱逐到当时极偏僻的汉中、巴蜀之地。

因此,同样只有几万本部嫡系人马的项羽,又怎会再重蹈刘邦覆辙?

项羽从来没有一统天下做皇帝的雄心,分封十八路诸侯,就是怀念春秋战国诸侯国。自封为西楚霸王,就是战国时期的霸主,何来雄心大志?自已分封的十八路诸侯就是十八个诸侯国,导致后期叛乱不断,刘邦就趁项羽平乱由蜀入汉中、关中,消灭十八路诸侯才统一中国的。

项羽项梁起义之时,是以复兴楚国为主要宗旨的,之后也十分注意联络其余五国后人,发挥这些人的力量。项羽灭秦后,虽然实力雄冠各诸侯,但是各诸侯的势力仍然不可忽视,而且此时楚军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是楚怀王,项羽也不可能将他撇开,综合来看,分封既是安抚之举,也是为项羽之后称霸做准备.

当时秦朝刚刚灭亡,虽说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两代秦皇的暴虐,但是也引起人们对其制度的怀疑。郡县制度因为没有沿用多长时间秦朝就灭亡了,故而很多士子觉得郡县制度不利于维护国家的统治,而秦朝之前的分封制度却使周朝延续了近八百年,两相比较之下,分封制便成了时代的主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