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般的突围:冲出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包围圈

1944年4月20日是希特勒的55岁生日。这一天,在邻近上萨尔茨堡的贝希特斯加登的元首乡间别墅里,庆贺元首生日的聚会像往年一样隆重热烈。希特勒的女秘书特劳德尔·荣格 (Traudl Junge)战后曾回忆说:“一早,希特勒比平素更早出场。微笑着,轻轻点头,他看见桌子上、办公室里各处堆积成山的礼物……”希特勒貌似轻松地浏览着生日礼物,接受着随从和来客的祝贺,但众人愉悦的表情也难以掩饰他对前线战事的忧心忡忡,就连贝希特斯加登的上空都出现了盟军轰炸机的踪影。在来客中,有一位希特勒格外青睐、信任甚至充满敬意的独臂将军——刚从东线赶来的第1装甲集团军指挥官胡贝(Hans-Valentin Hube)。

胡贝刚刚完成了率领20万官兵突破苏军重围的壮举

,希特勒特意在生日这天举行仪式晋升胡贝为上将,同时授予他第13枚钻石骑士勋章。

1944年4月20日,希特勒向胡贝颁授第13枚钻石骑士勋章

“胡贝口袋”: 冲出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包围圈

1944年3月4日,朱可夫第1乌克兰方面军朝着瑟柏托夫卡和杜布诺方向发起了大规模攻势。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的防线很快被撕裂,第13军被迫向西和西北撤退,第59军则被推向胡贝第1装甲集团军的方向。科涅夫第2乌克兰方面军在5日也发起了针对乌曼和文尼察的攻势,他的第2、第6 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到月中时已越过了乌克兰布格河。由于深深楔入德军防线的科涅夫所部已对胡贝的右翼构成重大威胁,他被迫将整个右翼后撤并建立一条朝东的新防线。在科涅夫的持续打击下,胡贝也不得不分步骤后撤中路,直到右翼在莫吉廖夫-波多利斯基( Mogilev - Podolski)的德涅斯特河北岸暂时稳定为止。科涅夫方面军像雪崩一般狂飙突进,很快把胡贝与韦勒的两个集团军分割开来。与此同时,朱可夫在胡贝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的结合部——普罗斯库罗夫西面实现了突破,5个坦克军和大量步兵沿着兹布鲁奇(Zbruch,又作Sbrucz)和塞列特(Sereth)两河之间迅速南下,24日越过德涅斯特河后向切尔诺夫策(Chernovtsy)方向杀来。24 日日落时,朱可夫与科涅夫所部会师于德涅斯特河南面的霍廷(Hotin),干脆利落地把胡贝装甲集团军收进了布格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大口袋里。

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包围圈的形成(1944年3月5日至3月24日)

从苏军攻势乍起到最终被围,前后共历时20天,胡贝并非没有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危险, 他一再向曼施坦因要求尽快撤出部队和避免被围,但这些要求都被最高统帅部拒绝。眼见无法撤离和进行机动防御,胡贝便把注意力放在坚守的各种准备工作上。他在霍廷南面建立了一个有重兵把守的桥头堡,先把所有非必要的人员和单位撤至后方,在即将形成的包围圈内储备了足够2周的配给和弹药。当他发现油料储备十分短缺时,立即要求空军展开空投,同时严格限制车辆用油,全力保障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车、炮车和信使用车的油料需要。包围圈合拢后,为保证机动能力,胡贝下令将所有非必需车辆的油料抽出,以保证作战车辆的需要,为避免车辆落入苏军手中,他又命令将它们全部毁坏。胡贝还按照计划在东面和北面分阶段收缩防线,直到包围圈周边在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Kamenets-Podolski)北面显著缩小。如此一来,德军既节省了弹药油料,又集中了兵力,还能更容易地击退对手和弥合被捅开的口子。

胡贝和曼施坦因并未因被围而惊慌失措,他们立即请求希特勒批准突围。获得元首的同意实非易事。曼施坦因于3月25日赶赴大本营力陈突围的必要性和死守的后果,期间曾几度与希特勒争吵,最后以辞职要挟才算勉强获得了批准。

曼施坦因与胡贝就突围方向产生了分歧。在曼施坦因的坚持下,希特勒最后同意胡贝集团军向西突围,他也批准把党卫军第2装甲军(含第9“霍亨施陶芬”师和第10“弗伦茨堡”师)拨给劳斯(Erhard Raus)将军的第4装甲集团军。这两个装甲师以及第100轻步兵师、第367 步兵师组成的救援兵团,将在3月底抵达捷尔诺波尔后,向西南方向接应第1装甲集团军。

摄于1944年3月上旬,南方集团军群指挥官曼施坦因、第1装甲集团军指挥官胡贝和参谋长温克少将正在研判即将出现的“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包围圈。

得到向西突围的命令后,胡贝开始以他的指挥能力和战术才华进行积极准备。首先,他继续采取欺骗措施,诱使苏军相信突围方向仍是向南越过德涅斯特河。其次,他将下属的4个军(第59步兵军、第3、第24和第46装甲军)重新编排为南北两个“军群”,每个军群含两个军,分作前锋、中路和后卫三部分。前锋由坦克支援的步兵组成;中路和后卫由数量不菲的机动部队组成。这种安排不至于造成装甲部队因前进过快而与步兵单位脱节。胡贝指定北路军群由第59军军长切瓦勒里(Kurt von der Chevallerie)指挥(称为“切瓦勒里军群”),第16和第7装甲师担任突围矛头,第24装甲军的第1装甲师殿后, 该军群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包围圈北翼,集中力量在兹布鲁奇河建立桥头堡,而后夺取塞列特河上的渡口并保持其畅通;南路军群由第3装甲军军长布赖特领导(称为“布赖特军群”),第46 装甲军负责跟进,第17装甲师和第371步兵师担任先锋,第1步兵师、第101轻步兵师和“帝国”师装甲战斗群殿后。当部队重组完毕后,胡贝将突围计划向官兵们作了通报,使每个人都知道可能会遭遇什么攻击和困难,也都清楚救援兵团就在西边接应。同时,空军第4航空队也向包围圈运送了油料和弹药。一切都像几个月前的西西里岛撤退时那样,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被围德军的士气相当不错,官兵们当然早已“习惯”被围,胡贝以前的经历和声誉,使他们对于突围成功抱有很大的信心。

3月27日夜,胡贝正式下令向西突围。同时,包围圈东面、北面和南面的后卫部队的任务也从宽大正面上的机动防御切换为延迟阻击。前锋部队出动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恰到好处地掩盖了部队的调动和坦克的行进。“切瓦勒里军群”的前锋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很快席卷了苏军沿兹布鲁奇河部署的薄弱防线,夺取了河上的三座渡桥。南面的“布赖特军群”则遭遇了更强的抵抗,苏军一部渡过兹布鲁奇河后还发起了反攻,并且一直杀入和夺取了道路枢纽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不过,胡贝指示布赖特立即组织力量反包围了这部分苏军,由于后者的补给路线被完全切断,这部分苏军也就失去了干扰南路德军继续向西的机会和能力。

摄于1944年3月底4月初,向西突围的德军坦克正在作战。

一旦南北两个军群都在兹布鲁奇河上建立了桥头堡,胡贝命令他们各自形成新的突击矛头,不停顿地向塞列特河方向攻击。这时,朱可夫和科涅夫尚未察觉胡贝的真实意图,依然在原包围圈的东面和北面进攻,许多时候炮火都落在了空无一人的阵地上。而朱可夫在包围圈西南方的部队甚至还在继续向南运动。28日, “布赖特军群”的前锋切断了通向北面的乔特科夫(Chortkov)的道路,次日,北翼德军前锋抵达塞列特河,并在31日漏夜渡过了这条大河。这时,朱可夫终于意识到了自己误判了德军意图, 他急令德涅斯特河南面的第4坦克集团军迅速回头,在格罗登卡(Gorodenka)地域向北进攻“布赖特军群”。布赖特把部队部署在兹布鲁奇河和塞列特河之间,以集中的炮火和反攻挫败了对手的坦克攻击。另外,由于时间匆忙,朱可夫能调动的坦克部队有限,多数苏军无法及时渡过德涅斯特河,“布赖特军群”也得以未受太大干扰地继续西进。

眼见胡贝已跨过两条河流,朱可夫和科涅夫加大了南北夹击的力度,同时紧追德军后卫部队。但是,从4月1日起连续三日的风雪交加, 使双方的运动都至为困难。风雪过后,突然回升的气温又导致冰雪融化,西进的道路瞬间变成泽国,一时间胡贝大军在泥泞中挣扎不已。所幸的是,胡贝各部的阻击和防御作战十分勇猛,对手始终无法从其两翼楔入进来,被围的第1装甲集团军就像长了腿一样,时而疾走,时而缓行, 时而作战,时而避敌,但部队始终保持紧凑的队形,苏军很难寻觅到狠咬一口或撕开防线的机会。另外,空军也克服各种困难(如每天在不同地方的简易跑道上起降,或在风雪中空投),为漂移中的“胡贝口袋”运来食品、弹药和油料, 同时在返航时带走伤病员——这对德军保持士气和纪律来说十分关键,因为没有人想被俘虏或被落下后冻死。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胡贝所部三军齐心协力,一直没有出现恐慌或混乱的局面,甚至开小差的情形都极少。联想到刚过去的“科尔逊-切尔卡瑟”突围时的混乱无序,不得不佩服胡贝的确治军有方、领兵有道。

摄于1944年4月初,胡贝手下的第11装甲师官兵正顶风冒雪向西突围。

4月4日,一夜的霜冻使地面板结得梆硬, 南北两个军群的先头部队又开始向西推进。第7装甲师作为寻找接应部队的矛头,沿西北方向朝着乔特科夫至布查奇(Buchach)公路方向进攻,第16和第1装甲师也几乎同步向西北推进, 就连“布赖特军群”的后卫部队也渡过了兹布鲁奇河。5日,南北军群的先头部队均到达了斯特雷帕河,党卫军第2装甲军的两个装甲师与第100轻步兵师当日也在竭力向布查奇进攻。6日, 胡贝手下1个装甲师的先头与党卫军第10“弗伦茨堡”装甲师会合于布查奇,标志着胡贝集团军已初步突围成功,当然后卫部队摆脱追兵和建立新防线还需要一些时日。不过,到15日时, 第1装甲集团军所部均渡过了斯特雷帕河,并在集团军群新任指挥官莫德尔的指挥下(曼施坦因和克莱斯特这两位曾领导过胡贝的元帅都在3月30日被解职,替代他们的分别是莫德尔和舍尔纳),建立了一条北起布罗迪、南至德涅斯特河的完整防线。

曼施坦因的战略眼光和敏捷反应,胡贝的顽强坚定和高超指挥,各级官兵的齐心协力,当然还有过于自信的朱可夫和科涅夫的判断错误,使20余万德军躲过了一劫。

“老狐狸”胡贝生生地从朱可夫与科涅夫两大名帅的铁钳下,救出了20万人

(伤亡14000人,其中阵亡和失踪不足6000人)

以及多数重武器装备,使德军南方战场避免了崩溃解体的命运,无疑又为第三帝国赢得了喘息之

。如果说西西里岛战役中,胡贝的撤退杰作没有得到希特勒的充分认可,那么这一次,他就完全被胡贝“史诗般的突围壮举”所震撼了——据说,希特勒已经与陆军人事局长施蒙特将军讨论过任命胡贝出任集团军群级指挥官的可能性。

“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口袋”突围路线示意图(1944年3月27日至4月6日)

4月20日,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授予胡贝第13枚钻石骑士勋章,同时晋升其为上将。然而当夜胡贝飞往柏林发生坠机事件,当场毙命。希特勒不顾劝阻,执意于4月26日飞往柏林参加爱将的国葬仪式。据说,希特勒还极罕见地亲致悼词。

本文摘

《帝国骑士:第三帝国最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全传

2018修订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