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月的时间袁可立对后金七战七胜,然后因朝臣弹劾劳而无功去职

袁可立(1562.4.25-1633.11.12),字礼卿,号节寰,河南睢州(今河南省睢县)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初任苏州府推官。万历二十三年升山西道监察御史,当年五月初九日因直谏罚俸。万历二十四年正月初十又因直言进谏而被罢官回籍长达二十六年。直到明光宗泰昌元年才被复起为尚宝司司丞。天启二年与孙承宗一道侍经筵、为帝师。同年三月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因抚登期间战功卓著、策反努尔哈赤女婿刘爱塔而被清禁毁传记和著作。

现在的我们看明末历史更多的目光都被魏忠贤、崇祯、袁崇焕和毛文龙所吸引,由于传记和著作遭到禁毁,更加重要的袁可立反而被忽视了!这极其重要一环的忽视,使得我们现在看明朝的辽东战略总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但事实上关宁锦防线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跟袁可立打造的登莱——东江防线连在一起的。战歌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过这条巨大的战略防御线,它并非只是简单的玩塔防,而是基于防守反击战略所打造的一条攻守兼备的战略体系。无论孙承宗、袁可立、袁崇焕、毛文龙等都是这条战线上极其重要的一环,如果你单看他们中任何一人难免有支离破碎之感,只有通过这条战线将他们都联系起来才能发现诸多不合理都具有相当考量的。王化贞于关外惨败,十四万大军损失殆尽,一时朝野震动,京师戒严。无奈天启皇帝只得将孙承宗、袁可立两位帝师派出坐镇,孙承宗镇关宁、袁可立镇登莱。天启二年四月十四日,袁可立受命赶赴登莱。途径金乡时遭遇白莲逆军,袁可立六十岁的夫人上阵擂鼓助威‘公出登莱时,莲贼初在金乡,猝与遇,单骑麾之,败麇散去,徐用登师捣其后,是以有兖东之功。’袁可立抚登莱三年,锐意规划、厉兵秣马、整肃军纪、打造战船、操练水师,积累战船四千艘,组建了一支五万人的水师陆战队以便随时支援大将沈有容、张盘、毛文龙等,于孙承宗的关宁互为犄角。在袁可立的努力下,大大牵制了后金的力量,使得孙承宗的关宁地区压力大减。自天启三年三月至天启三年十月,七个月的时间里袁可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对后金七战七胜:

一战于旅顺,收复广鹿、平山等岛。天启三年三月,袁可立亲自从他训练的水师中挑选精兵三千六百人,命总兵沈有容率领先于旅顺登陆。后又令副将李性忠率领数千辽东精兵相机攻取广鹿、平山等岛,以打通跟毛文龙的海上通道。同时又命毛文龙从东江出兵与沈有容联合希望能攻取固榆关。此战虽然没有能等到时机攻取固榆关,但是‘舳舻相接,奴酋胆寒’,被沈有容连败几阵后不敢再出。此战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策反后金复州总兵刘爱塔。

二战于旅顺南四卫。天启三年六月初四,袁可立命沈有容起兵“自皇城岛掩袭旅顺南四卫”策应于南,毛文龙“自皮岛掩袭镇江九连城”抄袭于北。又命朱家龙从千家庄出袭,王辅从凤凰城进军。此战在沈有容的有力配合下,毛文龙兵分两路,一路一举收复金州和旅顺,另一路八千步骑大军在毛文龙的亲自率领下沿镇江、汤站一线反复剿杀后金军。此战毛文龙军战功卓著、斩获颇丰。

三战于旅顺、金州一带。天启三年春夏间,为报复之前袁可立攻占金州、旅顺,努尔哈赤下令大肆屠戮金州、旅顺一带的百姓。刚刚收复的金州、旅顺在这时又被夺去。为了救民于水火,袁可立令所练水师全部出动并联合沿海各岛守兵出击同时令毛文龙出击后金后方以为牵制。此战袁可立军成功解救了大量百姓,这些百姓中的青壮极力要求参军恢复故土,袁可立择其优者编入军队。

四战,再次收复金州、旅顺。当年七月初二日,张盘率领军队和之前从解救百姓中选出的精锐一举攻下金州,并乘胜收复要塞旅顺、望海堡和红嘴堡等战略要地,使辽南数百里土地重新收归于明朝。

五战用火攻大败后金军。当年秋收之时,驻扎在复州的后金军队四出抢粮,掳掠百姓。愤怒于敌人暴行的袁可立立即致书沈有容授以火攻之计,‘公移书沈帅,乘其收割蕴崇之时,用火攻,将吏用命,于是年九月乘风纵火,其积聚,举两月之捆载为之一空。’。此战获胜后,袁可立料定敌人必定会大举报复,于是就开始筹备伏击。

六战,伏击,大获全胜。当年十月初,后金兵果然两路大出,希望攻取金州、旅顺报复袁可立之前的火攻战。袁可立利用辽民对敌人的痛恨,全线出击,大败敌军,两路敌军几乎全军覆没。

七战,再次设伏,收复复州和永宁。料定敌人不甘心连遭失败的袁可立令大将张盘率领明军于金州城中设伏。认为明军惧怕自己势大而撤退的后金兵大摇大摆的进入金州,结果被张盘迎头痛击,张盘趁机接连收复重镇复州和永宁。后金“器械、铳炮俱掷弃而奔。”明朝野相庆,以为“设镇以来自未有此捷也。

在袁可立的殚精竭虑下,明朝沿海大部分要地失而复得,后金“四卫已空其三,沿海四百余里之地奴尽弃之而不敢据,所余者酉虏千人而已。”金州和旅顺等地的收复,使登莱、旅顺、皮岛等地连为一线,形成了一道新的屏障。同时解除了后金对山东半岛的军事威胁,并完成了对后金的海上军事封锁,加重了后金内部粮食等战略物资的紧张状况。终袁可立之任,后金与明军连战连败,竟然没有了再战的勇气。趁着大好局面袁可立同孙承宗积极准备,待时机就以孙承宗出宁锦、袁可立督大军沿金州和复州北上、令沈有容联合毛文龙从东江出击后金后方,如此一来收复全辽指日可待。但是(真不想用这个但是),就在孙承宗、袁可立积极整军备战的关键时候。先是孙承宗因为部下马世龙受骗遇伏兵败。然后面对并没有什么失误的袁可立竟然有一部分御史以袁可立‘劳而无功’为名上书弹劾袁可立,逼的天启出面表态‘大臣去留悉听上裁,言官论人当存大体,不必连章抟击。’就这样还是没有平息对袁可立的攻击,随后袁可立为了避免陷入内耗,接连九次上书辞职,天启皇帝为了大局考虑都不允许。但是对袁可立的攻击愈演愈烈,天启为了保护袁可立,在他第十次上书辞职时只得批准。

就这样好不容易取得的大好局面被彻底终结。看多了明末的史料战歌越来越清晰的意识到明朝并非败给了敌人而是败给了自己。

【参考资料:《三朝辽事实录》、《节寰袁公传》、《睢州志·袁可立传》、《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