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112年,一封古信被大将桓温挖出,桓温:诸葛终可瞑目

桓温也是一个知名大将军,东晋人,比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晚了一百年。他活着的时候,蜀国又分出去了,当年他派兵攻打蜀国故地,也就是当时的成汉。这个小国偏安一隅多年了,但还保存有当年旧蜀的很多珍贵资料。这桓温把后汉攻破以后,到都城里四处游走,欣赏自己的战利品。当他进入文史馆时,意外发现了一封古信。看完信后,他慨叹一声:“武侯(即诸葛亮)终可瞑目!”

这信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死后的继任者姜维。信是写给蜀主刘禅的。这姜维,自幼爱好读书,文史和兵书都精通,可是蜀国却一直没受重用,这可能跟当时的蜀国良臣能将较多有关。不过后来诸葛亮跟姜维交往多了以后,觉得这个小姜肚子里有点东西,就加以提拔利用。其实,种种事实表明,诸葛亮识人的功夫不算高,起码不如刘备。他喜欢亲力亲为,觉得别人都干不好,结果鞠躬尽瘁把自己给累死了,另外就是喜欢那些意见和他相似的人。比如马谡。

这样的人在诸葛亮眼里都是有光环的,这光环也就是遮蔽了他识人的眼光,让他看不透一个人才的优劣。重用马谡和打压魏延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魏延一代战神,只因跟丞相不对付,就被最后给算计死了,实在可惜。那么这个姜维呢?从后期表现来看,才能只能算是过得去,不然也不会用计把自己都给算进去了,弄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那么可以想象,他上位一定是性格或是某些观点和诸葛丞相有共通的地方,才让丞相特别赏识了他。

事实验证了这个判断。丞相死后,姜维一味地呆板执行恩公生前指点给他的策略,宁知不可为而为之。应该说诸葛亮没选错继承人,姜维确实继承了他的遗志,可惜才能有限,不会审时度势,刻舟求剑,最终葬送蜀国。但有一点,不能抹杀,就是姜维和他的恩师一样,对蜀汉是忠心耿耿。后来他用计假投降,结果没用好自己身死,在外界流传他是叛将。而百年后桓温找到的这封信,其内容就是姜维告诉刘禅自己要假意投降,不是真投降。原文是: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这封信表明姜维是一个大忠臣,诸葛亮当年没选错人。所以桓温慨叹了一句:诸葛亮可以瞑目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