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夕的罕见彩照:英法向德国妥协,却满足不了希特勒的野心

1938年2月希特勒向奥地利政府发出照会,并威胁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如果奥地利不同意被德国兼并,那么德国的武装部队将在一天之内摧毁奥地利的整个防线。为此奥地利选择了屈服,德国在1938年不费吹灰之力便兼并了奥地利。(照片为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赶往慕尼黑,参加四国会议时所拍摄的照片,德国给予了其隆重的接待礼节)

但希特勒的野心却一步步放大,在解决了奥地利后,希特勒把恶魔之手伸向了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以同样的手段威胁斯洛伐克,此举受到了英法联合干预,但最终在希特勒的软硬兼施下,英法最终向德国妥协。(照片为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赶往慕尼黑,参加四国会议时所拍摄的照片,德国给予了其隆重的接待礼节)

在1938年的9月29日,向德国妥协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飞往了慕尼黑,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此签订了所谓的《慕尼黑条约》,英法以把苏台德地区交给德国而换取了希特勒的承诺。照片为1938年9月29日张伯伦和达拉第到达慕尼黑飞机场,他们将前往慕尼黑元首大厦和希特勒与墨索里尼会面。

但显然,张伯伦和达拉第太小看希特勒的野心,而他们的妥协换来的不是和平,而是希特勒野心滋生的温床。接下来,就让我们从这一张张照片中,去回顾一下这段历史中留下的影像。

照片为1938年法国总理达拉第到达慕尼黑,此后他将于英国首相张伯伦一起经历一场让他们终生难忘的博弈,面对希特勒蛮横的威胁,张伯伦与达拉第最终选择了妥协。

照片为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到达慕尼黑,为了避免英国卷入战争,张伯伦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盟友捷克斯洛伐克,而在他回国之后,他受到英国民众的赞扬,因为他们认为张伯伦避免了让英国走向战争。

照片为1938年法国总理达拉第到达慕尼黑后,他将乘坐汽车前往慕尼黑元首大厦和希特勒会面。

照片为1938年英、法、德、意签订了慕尼黑条约后,纳粹党首之一的瓦格纳在元首大厦外代替希特勒发表了演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