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民风民俗:喜、寿、婚、育礼尚往来送银盾!

喜、寿、婚、育送什么?当然是送红包了!如今重要的喜事,大家都是直接包个红包或者用手机发个红包了事。虽然说确实方便了不少但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意思。仔细一想,其实是少了点仪式感。

曾经在天津博物馆展览里面看到以前天津喜寿婚育的各种贺礼,真是让人感叹老天津人的讲究,其中比较具有特色的,莫过于以前在天津比较流行的“银盾”了。

银盾长得像一面小盾牌,木托贴上金属面板,金属面板上刻着一些漂亮的图案和吉祥话,再配上一个小支架,可以放在家里做摆件。

天津卫流行起来银盾送礼,跟历史有关系。1860年天津开埠,西方文化逐渐融入进来,一些西方的生活习俗也逐渐由租界传播到外面,其中西方贵族的族徽文化受到了天津上层社会的追捧,并逐渐演化成了具有天津特色的银盾。

银盾的木托材料,一般都是要选用上好的木料,由能工巧匠加工成盾牌形状,再镂刻出各种花纹,金属贴片一般是选用银质的,普通老百姓尝尝也会用铜皮来代替,因此贴片的材质和厚度往往体现着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银盾成为一种民俗文化最重要的原因,是天津老百姓赋予它的独特含义。遇上贺喜,老百姓会根据自身需要在银盾上刻下祝福语,订婚结婚的刻“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生辰寿诞的刻“寿比南山”、“富贵绵长”,再配合上“龙凤呈祥”、“青松翠柏”等吉祥图案。

不仅仅是婚嫁寿辰,早年在天津,体育比赛、考试登榜、答谢恩师,甚至给大夫送锦旗,都会使用银盾,上面也常出现“大展宏图”、“金榜题名”、“桃李满园”、“妙手仁心”等祝福语,银盾在天津曾经可谓是风靡一时。

当时天津最有名的银盾店,是位于北门东的凯记公司。这家公司制作的银盾工艺精湛、花样齐全,后来在法租界和北京王府井都开了分号,广告也是遍布天津大街小巷。而比较亲民的银盾商号,大多数集中在河北大街一带,银盾商号开得遍地都是,各种中低档银盾摆在货架上,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作为西风东渐的典型代表,银盾的流行也体现了天津卫对众多文化的包容和吸纳,西式外形的银盾被赋予了东方文化的内涵,并且能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不得不让人惊叹当时文化之间的完美融合。

后来银盾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淡出了天津人的生活,但是一些人家还都珍藏着那时候的银盾,先不说具体价值,就是当年的那一份浓浓的心意,也一定是许多天津人心中难以忘怀的回忆。

百泽全域旅游,专业天津地接

优惠的景区门票、演出门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