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这场战争持续三百三十五年,皇帝死了,双方说快签和约吧!

提起历史上1642年发生的英国内战,可能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但是要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很多人都知道了,这种叫法最初来自马克思,后来引入我国,在学习政治这门课程的时候还接触过。不同的历史学家,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这场战争的意义也不一样。马克思认为这场战争对英国乃至欧洲都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因为从这场战争开始,英国开始成为了君主立宪制国家,资本主义开始快速发展,并让英国成为了当时的日不落帝国。所以我们国家有些历史学家也将这场战争认为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而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才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英国内战

不论怎么说,这场战争的意义是重大的。对立的双方是不同利益的代表,一方代表着传统的贵族和皇室,而另一方代表着新兴的力量。他们是农民、手工业者,还有一些底层的工人、已经具有先进思想的资产阶级。战争初期,与国王作对的一方组织和建立了自己的军队,来对抗王室的军队。从人数上来看,其实新兴力量是占优势的,因为他们的人数更多,基数更大,控制的地区更多,这些地方经济比较发达,土地还肥沃。而国王控制的军队人数是劣势,按理说,国王很快就会被打败。但是一方面因为议会军(历史上是这么叫的)刚刚组建不久,没有好的纪律和经验,也没有好的作战计划;而其中很多人长时间受国王的统治,对国王是非常的害怕,尤其是他们的统领懦弱,没有智慧才能,对战争还心存侥幸,他们参加进来只是希望国王能够回心转意,除掉那些在其中作恶的人就可以了,人心不齐。所以战争初期,议会军反而是节节败退。到后来国王的军队反而控制了整个国土的五分之三还多!

查理一世

眼看着议会军就要全部完蛋,这时候一个重要人物出现了,他就是克伦威尔,杰出的军事指挥家,政治家。在他的带领下,议会军开始扭转颓势,并逐渐反攻国王军队。尤其是在他的组织下,建立了一支精锐的骑兵,再后来的战争中,这支骑兵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后来的马其顿荒原之战,议会军第一次大规模击败国王军,彻底扭转了战争的局势,成为英国内战的一个转折点。后来这支军队再次进行了改进,实行统一的军服,统一的纪律,统一的编制,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军。

克伦威尔

到后来的纳斯比之战,克伦威尔指挥自己的骑兵巧妙迂回,打击国王军和苏格兰联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从此国王军队一蹶不振,再也构不成威胁。虽然后来独立军官和议会派之间又发生了矛盾,国王乘此机会再次发动战争,但是在克伦威尔的率领下,再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并确定了君主立宪的国家制度,所以这场战争影响深远是有道理的!

英国内战

这场战争的一个小插曲让它更加有意思了。当时国王军被克伦威尔打到了康沃尔郡,皇家海军也把自己的军舰撤到了康沃尔郡之外的锡利群岛,打算找机会东山再起。与锡利群岛不远的一个国家叫荷兰,它是支持克伦威尔的。于是这些国王军应该是脑子坏了,于是开始袭击过往的荷兰商船,想想真是不自量力。于是荷兰向国王军控制的地方就是锡利群岛宣战。本来战争结束之后,双方应该签订和约,但是双方都忘记了。

英国内战

一直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准确说是1985年,锡利群岛议会主席给荷兰驻英国大使写信,说他们一直没有和锡利群岛签署和约,也就是说双方还是处在一个战争的状态。所以到了1986年,荷兰大使访问锡利群岛,才赶紧将和约补签,彻底结束了这场战争,所以事实上这场战争进行了三百三十五年!这是多么荒唐的一件事情,荷兰随时可以对锡利群岛开战!所以人类历史其实是很有意思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