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东大寺——在日本寻找大唐

文 | 王新春

东大寺

自飞鸟时代至奈良时代,日本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密切,数十次派往中国的“遣隋使”,不仅带给日本丰富的隋唐文化,也极大地促进了日本佛教的发展,以三论宗、成实宗、法相宗、俱舍宗、律宗、华严宗为主要宗派的“奈良六宗”形成,并在8世纪后半叶出现了大安寺、元兴寺、药师寺、兴福寺、东大寺、西大寺、法隆寺并称的“南都七大寺”。

东大寺为“南都七大寺”中最大的寺院,号称日本华严宗总本山,山门上悬挂有 “大华严寺”的匾额。因其位于平城京以东,故而称东大寺,又称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大天王护国寺,是奈良时代日本佛教“中国风”的典型代表。

东大寺内诸多建筑、雕塑和绘画品均为建筑史、美术史上的珍品,尤其以奈良时代和镰仓时代的佛像为著名,寺内的正仓院更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东大寺的出现是盛唐佛教“西风东渐”的结果,其建造之始可追溯至728年圣武天皇和光明皇后为纪念早逝的皇子菩提,在若草山麓修建的金钟寺,但其正式出现的标志则是大唐女皇武则天的“超级粉丝”圣武天皇,因羡慕在洛阳修建铜佛像和在龙门奉先寺武则天雕刻石佛像,于740年发愿“朕亦奉造”奈良大佛(卢舍那佛)。金钟寺借着修建大佛的“东风”,在政府的资助下扩建为“大和国分寺”,地位居于所有政府资助寺院之首。所谓国分寺,也是圣武天皇效仿武则天时期大唐各州兴建大云寺,于741年诏令境内各国在国府兴建国分寺、国分尼寺,东大寺即日本全国国分寺的总本山。752年,大佛建造完毕后,东大寺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大佛开眼法会,圣武太上皇、光明皇太后、孝谦天皇、文武百官及上万名僧侣参与,并请天竺高僧菩提迁那主持了法会,“自佛法东渡以来,斋会仪未尝如此盛大过”。

鉴真和尚

东大寺虽名曰华严宗总本山,却是“八宗兼学”,对各种佛教思想兼容并包,日本历史上不少从中国传法而来或是求法而归的僧人有在东大寺“安营扎寨”的经历,如从西土大唐漂洋过海而来的鉴真和尚,在东大寺大佛殿前设置戒坛,向圣武太上皇等僧俗受戒,并被封为传灯大法师,现在位于大佛殿西的戒坛院,就是为中国唐代鉴真大师传戒而建;至长安密宗祖庭青龙寺学法归来的弘法大师空海与弟子亦曾在此弘传真言密教,并建立了真言院、东南院等十余所子院。

东大寺整体布局坐北朝南,以大佛殿(金堂)为中心,寺门为天竺式样,亦是日本最大的寺门。始建于公元 752年的大佛殿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大殿建筑,殿内供奉有约15米高的铜铸卢舍那佛。东大寺修建后曾屡遭天灾人祸损坏,1183年的重建工程是由来自南宋的工匠陈和卿主持。

东大寺卢舍那大佛,常被称为“奈良大佛”

大佛殿北的正仓院以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物闻名于海内外,现由宫内厅管理。正仓院为木构建筑,四阿式屋顶,内分北、南、中三仓。院内收藏有大量“中国风”珍贵宝物,主要为遣唐使、留学生、商人等从唐朝带回日本的精美中国中原、西域乃至中亚、西亚等地的文物和奈良时代日本仿照中国物品所创造的物品。正仓院目前藏有近万件文物、艺术品,按用途可分为13类,其中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木画紫檀棋局、漆背金银平脱八角镜、金银细妆唐大刀、鸟毛立女屏风、琉璃碗、伎乐面等最为珍贵。木画紫檀棋局由唐代的能工巧匠制造,距今约1300年,为遣唐使从中国带回日本,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唐代棋具,由紫檀、黄金、象牙、鹿角等珍贵材料制成,体现出唐代精湛的木画、木雕等多种家具制造工艺。整个棋具以紫檀为地,嵌以纵横各19道象牙罫线和17个花眼。棋具边侧四面各界四格,均用染色的象牙镶嵌雉雁狮象驼鹿及胡人骑射、牵驼等细致华丽的形象。在对局的两侧各设有备金环的抽屉,设置有同时启闭的机关。抽屉内各有一龟形木雕,背容棋子。棋子的玉质上绘有鸟的图案。抽屉下为上沿作花牙子、下有托泥的壸门床座。

屏风是正仓院入仓家具中数量最多的种类,其中不少与中国有关,如大唐勤政楼前观乐图、大唐古样宫殿画、骑猎图、立女图等,其中颇引人注意的是树下美人六曲屏样式的树下美人图屏风,各扇上绘有仕女,或立于或坐在树下,蛾眉细目,体态丰腴,樱嘴点红,面施假靥花钿,姿态各异。同样的仕女造型、风格和布局常见于盛唐时期,与考古发掘出的武惠妃敬陵、韦氏墓等中所藏的树下美人屏风画如出一辙,可见隋唐时期日本佛教及其他文化与中国交流之频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