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过的高兴一些的看过来

定位很关键,如何去定位?为什么要“利建侯”?“建侯”,好像是讲诸侯建立一个诸侯国,但对这里的“建侯”,我的理解是,今天不是要我们每个人都去做诸侯,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定位。当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以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建立革命的根据地,上了井冈山。同时,南昌起义后,也要上井冈山会师,原因是什么?原因是要建立根据地,没有根据地不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到延安也是为了建立根据地。假如当初的抗日没有延安这个根据地,我们会被打得到处跑,那还有今天吗?所以根据地很关键。

毕业以后,如何建立我们自己的根据地呢?一个人不能没有根据地,但是,以什么为根据地呢?是不是大家都要上井冈山呢?都要北上到延安呢?形势不一样,今天有今天的井冈山,今天也有今天的延安。井冈山的精神、长征的精神、延安的精神,乃至西柏坡的精神,都是今天要发扬的,都是今天的根据地,都是今天的立命安身之处,所以这里我讲立志和安身。

为什么要立志?“志”与“臬”连起来看。上次讲过, “臬”字,上面的。自”是鼻子,是靶子。有句话叫“以道德为圭臬,以法律为准绳”,那么,“圭臬”是什么意思?“臬”,是射箭的靶子,这个靶子的中心、十环的核心是鼻尖,鼻尖叫准头,这个是十环,鼻尖为十环。

“自”与“向”连起来了,向哪个地方?千万不要离开这个“自”,“自”前面竖有一个靶子。现在人立志,往往是“我要有什么什么的理想”。一旦真想树立自己理想的时候,忘记了“自己”,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忘记“自己”呢?为什么会找不到“自己”呢?为什么老是以人家的标准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呢?为什么老是以人家的标准来量化我们自己呢?这就是忘掉了自己,找不到准头,找不到靶心。

现在,向上看,我们看到了“自”;向前看,一切向前看,有个“主”,“主”的甲骨文上面的一点是火苗,我们前方有希望的火光。如何找到一个主?找到“自己”就找到了“主”。这个“主”像一盏灯,是智慧之灯,能照亮我们前进之路;假如我们向下看,是什么呢?为什么有的人,他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他的情绪是那么沮丧?特别在关键时候,是那么贪生怕死,原因是什么?眼睛向下看,他只看到脚跟,只看到土地,因为土地是埋人的,他就最怕,因为他想到的是,一旦搞不好,一刀下来就趴在地上,一捧黄土就掩埋了。他想的是这个,所以挺不起胸膛,挺不起脊梁。

——摘自殷旵《在北大讲易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