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两头受气的小国,终于忍无可忍,谋划这场春秋争霸结束了霉运

楚国的影响力其实是非常大的,至今湖北都时常标榜自己是荆楚大地。这种影响力的历史来源主要是因为楚庄王这个人,他通过先后实施国内重农政策,对外部积极扩张,开创了楚国最鼎盛的时期。

楚国霸主地位的确立必须提到邲之战了,也就是郑州大战。当时的郑国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国家,而且很不幸的,北接当时的霸主晋国,南接实力雄厚的楚国,每天都活得瑟瑟发抖。这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是吃素的,吞并郑国称霸中原的梦想由来已久,但是又惧于对方的实力,怕一打起来自己损耗过多反而给了第三者机会,所以迟迟没有正面交锋。

这样就苦了可怜的夹心饼干郑国了,史书记载,截止公元前606年,晋国在三年内连续攻打郑国四次,一年要打一次多,郑国被打怕了很快就对晋国称臣,楚国一看不爽了,也效仿晋国,在公元前607年以后,八年时间里攻打郑国七次,也差不多一年一次了。

这样高频率的被打,郑国终于受不了了,于是它把心一横,对两国说;这样吧,你们俩打,谁答应了我以后就跟谁走!

两国一想觉得也是,僵持了这么久是该正面来一次对决了,于是邲之战就开打了,地点还是郑国境内,与今天的列强们在别国打仗有异曲同工之妙。

楚国人作为南蛮子毕竟更狡猾,很快就通过诡计打赢了晋国,大家心情都很好。晋国在逃跑的过程中,车马陷于泥地中不能前行,楚国兵还热心的教会了对方扔掉辎重,去掉旗杆,拿走轮柱,好跑的更快,虽然晋国兵一边学习一边骂道:谁也没有你们逃跑的本领高强!不过此战一过,晋国也无话可说,楚国就此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