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德阳晚报数字报刊平台

心怀敬畏地读完《南渡北归》三部曲。大师远去,唯有垫足观之。作为首部全景描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的史诗巨著,带给自己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以至于迟迟难以动笔,去记下万千感慨。

只能先记下最深的感慨。无论是让人熟悉还是陌生的大师,开局不同地集中出现,沿着各自的轨迹滑向最后的归宿。各种悲欣交集处,是长途跋涉中的归真返璞。“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始终觉得用《道德经》中,以赤子之自然状态,来理解大师内含本能之德是再恰当不过了。

其实,最早萌生阅读《南渡北归》念头,是在去年底观看影片《无问西东》,尤其是最后那段“七分钟读懂中国风骨”的超长彩蛋。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那些一闪而过的大师,年轻时曾经彷徨,最终却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国家有他们是国家的幸运,而真诚、正义、信仰、家国情怀和牺牲精神等等,却需要薪火相传,流淌成蜿蜒的民族血脉。

实际上,而今不少那个时期的学界前辈,之所以跻身大师之列,大多是因为他们较早初创启蒙学科,拳拳之心,苍天可鉴。观看影片《无问西东》的意犹未尽,再读《南渡北归》,更加看到的是那种单纯和执着。对于世俗的纷争,对于时局的动荡,和大师内心的澄明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

有道义有良知有担当,如同作者岳南所言,大师的行动是“世界教育史上艰辛而具有伟大意义的长征。”一颗赤心,两鬓白发,世事维艰不曾丢弃教育改变国土的信念与使命。唯有“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的风范,让所有一切黯然失色。

在众声喧哗中,捕捉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不任智,不诈伪,顺应自己的本性;不自夸,不压抑,袒露自己的真实。作者岳南为大师谱写的传记,谱写的是动乱年代那抹让人难以忘怀的亮色——“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知世故而不世故,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对传统的坚守,对新潮的吸收,赤子之心至淳至朴,道德涵养至深至厚。不拜物、不媚俗,人生一切从这里起步,鲜衣怒马,至死不渝。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岳南将大师的命运置于或声名显赫、或籍籍无名之时,这就使所有大师的情感与立场,有了让人考量其是否言行一致的凭据。声名显赫者如沈从文,“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其实也是许多大师的真实写照。籍籍无名者如叶企孙,仅仅是因为默默无闻而已,因为那些闪耀于中国历史的响亮名字:“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原子弹之父”王淦昌、“航天之父”赵九章、“光学之父”王大珩等等,都和他有着莫大的联系。

不知道《南渡北归》一书是否会遗漏大师级人物,只觉得那种“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的风范,是需要传承下去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