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伟人逝世纪念日,发一组老照片,感受他老人家感人的瞬间

今天,9月9日,是主席逝世42周年纪念日。他是革命家,是战士,是诗人;他有万般豪情,也有千般柔情。他讲得最震撼的一句话:中国人站起来了!他讲得最朴实的一句话:为人民服务! 他讲得最感恩的一句话:人民万岁!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风雨,更臻醇厚。缅怀主席!让我们记住这精彩的瞬间,感受他老人家感人的场景。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是1943年,主席与女儿李纳(左)照片。这张温馨的照片,至今看来仍令人感动,父女情深。

主席是真正的读书人。读书对他来讲,不仅是吸收知识、丰富谈吐,更重要的还是促进、指导革命实践。

1949年毛泽东与爱子毛岸英在香山促膝攀谈。

这是1954年,初冬时节,他到京郊顺义视察时,亲自试推农民浇水用的井车。这可不是作秀,身后有人拿着主席出门时常用的一根竹竿,其他人都没有助推水井车,说明主席在认真体量推动井车的力度。虽身为国家主席,生活中却如此简朴、随和、亲民,不得不说,主席受群众爱戴是有原因的。主席农民出身,与群众有天然的亲近感。

1952年主席在中南海接见志愿军文艺工作者,想起爱子岸英,主席黯然神伤。1959年,毛泽东终于回到故乡。在失去了妻子杨开慧、大弟毛泽民、二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长子毛岸英、侄儿毛楚雄的故乡,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篇《到韶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1952年8月9日主席同李敏、李纳毛远新在香山听李纳讲故事,享受天伦之乐。

1959年6月26日,主席同他少年时的私塾老师携手同行。手挽着手,足以看出主席是多么的尊师重教。

1956年到1966年10年间,主席18次横渡和畅游长江,挑战天险。这是主席1966年畅游长江,此时主席已经73岁,但主席仍然水中前后自如,翻滚如龙。让人感受到伟人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人格魅力。想起主席的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主席同大家同劳动的照片。

这是一幅主席读书的油画作品。开初没注意是照片还是画作,但是却一下子就深深地感动了我:除了两盏古色古香的台灯,这简朴的大床,简朴的桌凳,简朴的书架,简朴的毛巾被,简朴的上衣,哪里有一丝丝领袖的气派?只有那慈祥睿智的面容,才证明了这位老人就是主席,还有那书架和半床书,也证明了聚精会神看书的老人就是主席。这幅图画生动深刻描绘出了主席的读书生活情景。

主席即使到了老年,仍然深入工作一线,仍然批阅文件,仍然过问国家大事,仍然接见外宾......,这就是我们敬爱的主席,这就是人民心中的领袖。42年过去,中国蓬勃发展,巨龙已然腾飞,今天,我们更不能忘记他!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虽然主席已经离开我们,但他仍然活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人民永远怀念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