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国力不如曹魏,为什么诸葛亮要北伐?与争夺正统和人口有关!

夷陵一战后,刘备重病不起,最终在白帝城对诸葛亮托孤。而诸葛亮为了不负刘备的嘱托,他在平定了南方蛮人的叛乱,稳定好蜀中的局势后,先后五次率军北伐。但实际上,蜀汉无论是国土面积,国力还是人口,都是不如曹魏政权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诸葛亮还要一意孤行的北伐呢?

首先, 诸葛亮之所以要北伐,是因为曹丕已经代汉称帝,建立魏国了。在此之前,刘备尚且是汉室宗亲,是汉献帝口中的刘皇叔。正因如此,汉室还是国家正统的时候,刘备可以借着清君侧等名号讨伐曹操,也可以以汉室正统自居,让蜀中百姓与天下名士投靠他。然而在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后,曹丕就成了正统,此时的天下正统就由刘变成曹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这个所谓的中山靖王之后不再是正统,无奈之下,刘备只能随之而称帝了。

然而天下间如何能出现两个正统呢?没有办法,诸葛亮只能咬着牙攻打曹魏,以证明刘氏才是天下正统,讨伐曹魏不过是为了铲除胆敢自立为帝的万恶之徒。否则等曹丕成了真正的天下正统,门阀士族乃至天下百姓就会随曹丕而去,远离刘备建立的蜀汉,这是刘备和诸葛亮最不愿意看到的。

最为关键的是,诸葛亮数次北伐,为的就是抢夺北方的人口。要知道在樊城之战与夷陵之战后,蜀汉大量精锐丧身于战场之上,失去了大量青壮年的蜀汉元气大伤,一时间,蜀汉的人口很难得到恢复。但北方人口基数大,人口多,发展迅速,此消彼长下,蜀汉定然会被国力强大的曹魏诛灭。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想到了一个办法,抢人到蜀中,消灭曹魏的有生力量。

在这样的战略指导下,诸葛亮即便是战败了,也会将人口逐渐迁回汉中,比如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取西县千余家至汉中,为的就是让人口逐步发展,后来攻打陈仓之时,诸葛亮命陈式出兵,夺下武都、阴平二郡,为的也是增加蜀汉人口,同时破坏曹魏的发展,以保证两国之间的差距不至于拉得太大,蜀汉还能有可乘之机。

笔者认为,益州太过疲敝,荆州又被东吴孙权占领,诸葛亮没有办法,只能另辟蹊径,通过抢人的方式增长人口,同时以征战来固定正统的地位,若非如此,蜀汉政权早就岌岌可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