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对待士兵并不好,却为何还有,那么多精兵追随他

汉飞将军李广,是历史名将,初为骁骑都尉时,随周亚夫击吴、楚叛军。他骁勇善战,夺得了叛军旗帜。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战功,时人有“李广有气,天下无双”的赞誉。但李广治军简单,行军不讲究部伍行阵,驻扎时只选择水草肥美的地方,并要使部下人人感到方便,夜间宿营或行进甚至不派巡哨和尖兵,在领兵独当一面时,他治军不严的缺点就显得尤为突出,战斗中时常陷于被动。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入塞,汉武帝拜李广为骁骑将军,率精骑万人出雁门,李广恃勇轻进,匈奴诈败设伏,将其包围,李广势穷力竭,竟为匈奴所擒,后夺马逃归,其军尽失。“李广难封”,常使骚人墨客为之扼腕而叹。

士卒最关心的是能不能打胜仗,能不能活着回去,能立战功领奖赏就最好。霍去病能带领部下打胜仗,这是众将士拥戴他的最重要原因。同时期的李广以爱兵如子闻名,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士兵们都吃了饭他才肯吃饭,而且很少严厉惩罚士兵。因此士兵爱戴他。但是他两次率军出征匈奴全军覆没,他一人侥幸逃回来。最后一次他还迷路,导致没有追上匈奴军队。他战绩不够,因此他最终没有封侯。

人无完人不是,用游戏的话来说,有些属性天生相克,说个近代点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元首在非洲战场上有上佳表现,但是同样的他对后勤问题也不是那么重视,如果他如其他将军一样重视后勤保障等,那么非洲就不会打出那么出彩的战斗了,同样的巴顿将军不也是如此?蒙哥马利极度重视后勤和自身数量优势,虽然打的过程不出彩但同样取得胜利,将领的个性使然。

说到士兵拥戴问题,真正的官兵平等那是不存在的,汉朝的军队尽可能向平等靠拢但其实还是有区别的,这还是在主帅这一角色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下。放眼古代,不说当兵的,除了皇帝谁不是想往上爬当特权阶级。当兵吃皇粮,除了活着有机会谁都想往上走的,不光为自己也为了后代家人,在腐败严重的时候只有打仗时当兵的才能拿到多一些的薪水,当官的和大头兵一样待遇?只是美好的理想,当官还跟当兵一样,当兵的有多少上进的动力呢?何况在古时候等级阶级明显的时代。那会的兵在面对跟自己同甘共苦的将军和经常打胜但高高在上的将军时,如果可以选择或许更多的选择后者,跟个能打的将军更容易搏出个未来。

卫青影响力并没有降低,是他自己刻意为之的低调,卫青不但懂得为将之道,更懂得为臣之道,为人之道。。像他这样姐姐宠冠六宫,他自己重兵在握,又深得军心的大将,要还有不赏之功,在汉武帝这样猜忌的雄主手下,那才是取死之道。卫青是打算退居二线了,主管内政的,更何况卫青已经是位极人臣封无可封了,自然找霍去病这个上升潜力更大的将军了,可惜霍去病英年早逝,导致卫青还要主管军政,漠北决战本来双方的目标不一样,自然派的人不一样,不是偏心,当然如果我是小兵,宁愿跟着冠军侯,也不愿意跟着李广。

看完霍去病带兵让我想起隋代的杨素。杨素治军向来以严苛著称,但是对他对手下的士卒却很公平,即使再微小的功劳也要记录在案,并在事后加以赏赐。因为士卒还是很愿意跟随杨素作战,赏罚分明,这才是激励军队最好的方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