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大谋士:曹操和袁绍对他们言听计从,他俩之间有何关系?

如果要从三国众多谋士里面各选一个能力出众的大才和能力平平的庸才,有两个人一定会入选候选名单,其中一人是曹操五大谋士之一的郭嘉,郭嘉是曹操平定北方最重要的军事幕僚之一,曹操对他可谓是言听计从;另外一人是袁绍六大谋士之一的郭图,巧合的是袁绍对他也几乎是言听计从,要不然也不会屡次否定沮授和田丰的正确建议而只听郭图的馊主意,官渡之战袁绍之所以败于曹操之手,虽然说主要原因在于袁绍自身,但是郭图作为一个不合格的只会出馊主意的谋士显然也要承担不少责任。

虽然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或说明郭嘉和郭图有什么关系,但是后人对这两位同姓又来自同一个地方的谋士未免会有些好奇和猜测?他俩之间有何关系?是否是同族兄弟?事实上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大概可以作出判断,郭嘉和郭图两人关系匪浅,未必是兄弟,但很有可能来自同一家族,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分析一下。

第一,三国有个比较奇特的现象那就是顶级谋士很多都是来自颍川,许昌一带;郭嘉是颍川人,郭图也是颍川人,郭姓又是颍川当地大族,从荀彧介绍自己族侄荀攸给曹操来看,介绍同族子弟给自己主公应该是最正常不过的事。

袁绍逃出洛阳前往冀州并被委任为渤海太守是在公元189年,韩馥将冀州拱手相让于袁绍是在公元191年,韩馥之所以让出冀州和辛评、荀谌、高干以及郭图等人的劝说有关,因此郭图应该是在袁绍出任渤海太守后才投奔袁绍的。郭嘉21岁也就是大概191年左右曾经短暂的在袁绍那里待过,没人介绍不大可能而且介绍人还应该有相当地位才行,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是郭图。同姓又来自同一个地方而且相互提携,说他们两人没关系很难让人相信。

第二,郭嘉看出袁绍非成大事之人,决定离开之前曾对郭图和辛评说过这样一番话““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不是关系密切之人郭嘉怎么可能会说出这些肺腑之言!

第三,乱世中的世家大族貌似都很懂得“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在局势未定之时族中子弟分散在不同有希望成大事之人麾下效力似乎并不少见,比如琅邪诸葛氏的诸葛瑾效力于东吴,诸葛亮效力于蜀汉,诸葛诞效力于曹魏;再比如颍川荀氏荀彧和荀攸效力于曹操,荀谌效力于袁绍莫不如此。郭图效力于袁绍,郭嘉效力于曹操似乎也很符合这种世家大族的行事作风。

第四,荀氏和郭氏同为颍川大族,后面把郭嘉介绍给曹操的正是荀彧,当时士族和寒族虽然不如魏晋时那么泾渭分明,但是如果郭嘉不是出身于郭氏未必能和荀彧成为好友,所以郭嘉相当大可能就是出自颍川郭氏。不过有可能他在族中地位并不高或者是郭氏旁支也说不定,他和郭图倒未必是同族兄弟,也有可能和荀彧荀攸一样是叔侄关系,但是来自同一个家族相当有可能。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请勿抄袭,抄袭必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