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临死前曾颁布三道懿旨,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她的看法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生于清朝道光15年(1835年),咸丰二年的时候正式入宫,被封为兰贵人,住在储绣宫,咸丰四年(1854年)的时候晋封为懿嫔,咸丰六年(1856)年的时候生下了同治皇帝。

慈禧太后是晚清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统治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为名统治着当时的中国长达四十七年,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慈禧太后是昏庸、腐朽、专横和残暴的代名词,要知道晚清时候的慈禧干的坏事真是太多了,一方面抑制皇帝的权力,一方面培植自己的势力,而且穷奢极欲,为了享受权力带给自己的快感,不惜拉上整个天下的百姓来给她“陪葬”。清朝末期,中华大地已然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了。

慈禧此人还是非常有心机的,在她作为皇后的时候就明白了权利的好处,所以为了自己心中的追求,无所不用其极,因为自己是女人,始终不敢僭越出那一步当皇帝,所以慈禧打算操控一个皇帝来当作傀儡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在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便迫不及待的联合恭亲王奕忻发动了辛酉政变,然后自己成为了清朝的实际统治者。

慈禧将自己的儿子同治扶上了皇位,同治皇帝明知自己的老妈把自己当做傀儡,但自己又能如何呢?哪怕是之后的光绪亦是如此,唯一不同的是,光绪还知道戊戌变法来蹦跶一下,可惜的是,最后仍旧逃不出慈禧的掌心。

正是在慈禧的这种手段下,大清王朝被慈禧了屈辱的五十多年,虽然慈禧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手段和胆识把持着清朝的实际统治权,但是不得不说慈禧的政治能力是太差了,哪怕是曾经的乾隆帝,一方面追求吃喝玩乐,但人家也将天下治理的比较不错,最后还落下个康乾盛世。

1908年11月14日,光绪驾崩,第二天,慈禧如同往常一样起床,虽然一宿没睡好,但慈禧的精气神反而更旺盛了,在经过一番梳洗后,慈禧开始用膳,然后召见了军机大臣洽谈,商议国事:尊自己为太皇太后,皇后晋升为太后,正午时分,慈禧还好好的,吃完饭后,慈禧忽然开始头晕目眩,或许感觉到自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于是紧急召开会议,敲定了太后和监国摄政等事宜。

随后慈禧开始昏昏欲睡,忽然她再次睁开了双眼(回光返照)颁布了三道懿旨。

第一道懿旨:大统之位交与醇亲王的儿子溥仪。

第二道懿旨: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

第三道懿旨:太监不可擅权,明末之事,一定要引以为戒。

大臣们知道这三道懿旨后纷纷哭笑不得,内心中感觉慈禧太无耻了,明知女人不得干政,自己还干政那么多年,太监明明不应该擅权,那她自己还一直宠幸李莲英和安德海两位大太监。不过慈禧死都死了,她的这三道懿旨,还是改变了很多人对她的看法。

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葬于河北省遵化市菩陀峪定东陵,定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太皇太后”,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简称“孝钦显皇后”,谥号共22字,谥号长度超过清朝开国皇后孝慈、本朝孝德、孝贞两位正宫皇后,为清代及中国历代皇后之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