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最精华15句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为清朝人王永彬所写,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语言亲切自然,容易理解。由于其独到的见解在汉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与明朝人洪应明写的《菜根谭》,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全书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几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等都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

1.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译文:改变贫穷的面貌,无非就是两点:一是开源;二是节流。穷的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从节俭改变现状,天生笨拙的人也不必灰心,只要勤奋,依然可以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2.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虚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译文:和朋友交往,要仔细观察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用心的学习,才能领受到朋友的益处。对于古代圣贤留下的话,一定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应用,才能真正体会到书中的言语。3.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

译文:立下难以实现的志向,才能吃别人不可能吃的苦,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千秋功业,才有指望;对人对事若发现了错误而不忍心去指责、纠正,那么必然会因为不忍心去说而造成祸害。4.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

译文:随随便便的去结交朋友,不如静下心来读几本好书。读书,就像同一个思想者对话,也是在认识朋友,而且是了不起的朋友。5.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译文:志向不能不高,志向不高,就容易和别人同流合污,最终自己也难有作为。心不能太大,心太大,容易眼高手低,不愿意做小事,最终也难以成就大事。

6.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

译文: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就不会有抱怨了。7.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译文:看起来很大的过错,其实都是因为一时的冲动造成的,就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不能不学会谨慎。小不忍则乱大谋。8.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译文:真正会写文章的人,善于运用名言,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文章读起来更加优美,更加动人。9.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尖刻,终为薄福之人。

译文:性格怪异,脾气暴躁的人,多半是因为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而终日处于不安之中,从而落得个短命的人;语言尖酸刻薄的人,因为不积口德而使得众人都远离,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使自己的福气浅薄。10.心能辨是非,处世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不卑污。

译文:心里能明辨是非,就能快速而又果断的处理事情;不忘记廉耻,做人就会一身正气,不会与卑污的人同流合污。

11.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

译文:人品上不去,总是因为利益的纠缠;学问没有进步,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懒。12.善谋生者,勤修恒业,而不必富其家;善处事者,审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己。

译文:善于谋生的人,会教会自己的子孙营生的本事,而不会给子孙留下太多的财富。善于处事的人,会根据事物的客观情况来决定,而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13.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译文:贤明的人,如果长辈给自己留下了太多的财产,就会损害他的志向而变得不思进取;愚蠢的人如果得到了太多的遗产,则会使其更加肆无忌惮,他的错误会越犯越多。14.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是伶俐人做得来;仁有假仁,义有假义,可知仁义两途,不无奸恶人藏其内。

译文:有一种忠心被人视为愚行,就是“愚忠”,也有一种孝行被人视为愚行,那就是“愚孝”,由此而知,忠孝两个字,太过聪明的人是做不来的。同样的,任和义的行为中,也有假仁和假义。由此可以知道。在一般人所说的仁义之士中,不见得没有奸险狡诈的人。15.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气。

译文:教育小孩子的时候要严厉,严厉的态度能平定孩子心中的浮躁;对待小人应当用恭敬的态度,恭敬的态度可以感化小人心中的邪气,即使感化不了,也可以使自己免于被其所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