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人刨了汉武帝坟墓的董卓,看见布上的一行字,吓得坐立不安

在公元190年的二月,董卓提议将都城迁到长安去,虽然是提议但下的却是不能不从的死命令,让汉献帝留些住到长安的未央宫里,而自己还驻扎在洛阳,与关东联军做着抗衡。

战争这种事情,当然是弊大于利。由于长安一直长年累月的在战火之中,所以整座城都受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再加上朝廷的搬迁,随即涌入了数量庞大的官员们,还有之前董卓的大批将士们,这些人的日常饮食怎么解决一下子成了个大困惑。后来没办法的董卓,想到了古墓。长安历来就是皇家选址的城市,附近有着许多陵园,像什么秦始皇陵还有汉朝的各届帝王纷纷埋藏在此。尽管秦始皇陵年代久了,一时半会找不到。不过这西汉人的陵园可是相当显眼啊,跟前还围着一群陪葬的坟墓。

就在董卓的命令下,数以万计的士兵们开始挖掘西汉的坟墓,借此来补充军队的开销和粮食。可是尽管大家已经挖了好几个月,但还是存在着钱财短缺的燃眉之急,为了先解眼前的困难,董卓心一横走起了险路。他知道汉代的陵墓里,最值钱的莫过于汉武帝的陵园了,他的坟墓不仅是占地面积最大、花费精力最多、而且里面的金银财宝还是最丰厚的一座,毕竟汉武帝的功名那可是有目共睹的,对外打击匈奴,使得不敢来犯,对内精心治理国家,使得大汉国运昌盛,举世闻名,汉武帝的名号也是威慑四方。所以,与其挖一些不知名的小坟墓,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不如直接挖个大的省事儿。

董卓看上的东西,自然势必要得到,吕布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军队就对陵园展开了地毯式的扫荡,汉武帝的棺材也没落下,被搜的是干干净净。搜刮之余,吕布他们拾得了一匹丝绢,丝绢上还写着一句话总计十二个字:“千里草,和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在场的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士兵,也就没有人知晓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所以他们打道回到京城之后,吕布便把丝绢递给了董卓,董卓接过布匹在喃喃自语了两遍之后,也没能理会其中的含义,于是就将众多大臣聚集在一起来参谋。

众位大臣商议讨论了好长时间,终于有了答案,但是这个答案却无一人敢对董卓说,因为说出来那就是大祸临头啊,闹不好可是掉脑袋的死罪。大臣们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在纠结了许久之后,还是其中的一位臣子鼓足勇气站了起来对董卓说道:“第一句这千里草,拼接起来就是董字,而这第二句十日卜合同样连起来是一个卓字,这句话连起来的意思就是说你活不了啊”。

董卓一听这话,瞬间是火冒三丈,血蹭蹭蹭的往上涌,险些冲昏过去。丧失理智的董卓,把那块丝绢拿起来想要扯碎,可令人没想到的是丝绢令他董卓百般蹂躏,可就是完好无损。没办法,气急败坏的董卓又将丝绢扔到地下用脚猛跺了几下之后,最后还吩咐下人把汉武帝的遗体放在陵墓外面,任由风吹日晒。可是没多久,董卓因为这件事左思右想,翻来覆去寝食难安,考虑再三后叫来了自己的谋士蔡邕一起商量对策,两人商讨良久之后,最后董卓心里有了答案。

与蔡邕商量的结果立马就付诸了行动,董卓先是赶紧叫手下的人把汉武帝的尸体,从哪来再放回到哪去,然后又把此前在陵墓里,获取来的用来陪葬的金银首饰全都物归原主,再把凡是与挖掘汉武帝坟墓相关的一干将士人马,除了义子吕布,还有几个为数不多的心腹大将留下,其余的全部杀害来给汉武帝陪葬,这还不算完,最后还找人又翻新了皇陵,董卓希望通过自己的弥补来将功折罪,以此恳求汉武帝的在天之灵能够放他一马,饶恕他。

然而,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通通要报。坏事做尽的董卓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就这样免除了惩罚,不过事实证明是他高兴地太早了。时间到了公元192年,作恶多端的董卓最终难逃一劫,被他曾经的义子吕布斩于马下,自己的尸体更是被扔在大街上足足十日有余。

董卓如此凄惨的下场,也不禁让人感慨,生而为人还是务必要善良,坏事做多了自然是要遭报应的。就算董卓不是因为当年汉武帝陵的事情,得到了惩罚,他也最终是不会落得一个好结果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