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丁忧”为什么是三年,“夺情”又是什么呢?

古代人们万事以孝为先,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也就是古代人们做事的原则,古代时期,人们常常说,回家丁忧,是什么意思呢?

在古代,父母死后,官员要回家守孝三年,重要的武将则是一百天,在回家丁忧期间,不能饮酒作乐,不能洗澡梳头,更加不能夫妻同房,就连一些肉食都不能享用,每天吃住都在坟前的小屋子里,而这要持续三年。

如果有不执行丁忧的人,不仅在当时属于违法,还会被皇帝罢官免职,永不录用,严重者还会被关押起来,古代皇帝以孝治天下,古代人们认为,子女小的时候,在3岁之前都是离不开父母的,父母在这一阶段,为子女付出了太多的幸苦,所以,父母不在了,作为子女,也要在坟前陪伴父母三年,称位丁忧。

那么什么是夺情呢?

古代的官员,如果特别受到皇帝重用的人,皇帝回拒绝官员回家丁忧,因为时间太久了,要三年之久,皇帝放走了官员,就等于自己失去了一个 左膀右臂,所以称位夺情。但是,官员们一定会极力拒绝,甚至以命相逼,这是因为古代的人们凡是以孝为先,如果不回家为父母丁忧,会被别人嘲笑不孝顺。

明朝著名的改革大臣张居正便是被夺情的例子,当时正在进行改革,为了防止改革中断,年幼的万历皇帝便下旨让张居正夺情。这一下可惹怒来言官,大家都来攻击张居正不孝,就连张居正的两个门生都出来反对他。最后还是万历皇帝以打板子的方式结束来这个争论。

但是张居正夺情事件也成为了后来反攻倒算的罪名之一。所以一般情况下夺情是万万不能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