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孔乙己》里的百味人生

文/孔庆东

鲁迅的《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被誉为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在小说集《呐喊》中,排在《狂人日记》之后的,就是小说《孔乙己》,那么鲁迅写《孔乙己》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谁又是吃人的真凶呢?

《孔乙己》这篇小说,是鲁迅自己最满意的小说,你要让他说,你自己最喜欢自己那篇作品?他不说《狂人日记》,也不说《阿Q正传》,他最喜欢《孔乙己》,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因为这篇小说非常冷静、客观,《狂人日记》是不冷静,我们可以读出《狂人日记》那一腔奔腾的热血,要呐喊的声音,吃人,剑拔弩张,而《孔乙己》写得非常冷静,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他写的是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被吃的悲剧。小说用轻松诙谐的语调,讲述了一个沉重而辛酸的故事。

《孔乙己》讲述了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惨遭遇。主人公孔乙己是个心地善良、自命不凡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困潦倒,成了人们的笑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事。

《孔乙己》是个可笑的人,我们读《孔乙己》会笑,但是我们笑了之后,不会恨他,恼他,讨厌他,我们会同情他,孔乙己的悲剧是怎么来的?孔乙己是一个被吃者,是被一套制度,被一套游戏规则给吃掉了,具体的说,是被走到末端的走到末路的科举制度给吃掉了。

科举制度本来是一套非常好的选拔人才的这样一套制度,但它的初期是极有生命里的,但是,任何一套体制它都有消耗殆尽的时候,后来这套体制就僵化了,很多人就日夜背那些八股文,其实没有真正的本事,没有真正的思想,最后就变成孔乙己这种不了解社会,不了解时代,就是钻研那个“回”字有四种写法,变成这样的知识分子。

孔乙己的悲剧很妙的是,小说本身并没有对他加以评论,没有抒情,从来没有说孔乙己呀,多可怜呀,没有这样,孔乙己封建社会的牺牲者呀,没有,非常冷静,客观地写,为什么能做到这么冷静,是因为小说采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觉,孔乙己的故事是由谁来讲的呢?主人公“我”,主人公“我”是酒店的一个小伙计,通过一个小伙计的眼睛来看孔乙己,看孔乙己在众人的大笑声中这种尴尬,他是唯一的穿着长衫却站着喝酒的人,把他的身份写的非常准确,穿着长衫是知识分子,但是他不能坐到里面去喝酒,因为他没有钱,非常穷,不知道哪弄来几个钱,还很有气派地排出九文大钱,他是唯一的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

通过这一个小孩子的视觉,就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冷漠,孔乙己活着,大家是嘲笑他,他给大家带来的是欢笑,这个欢笑不是幽默的欢笑,是用他自己的尊严换来的,孔乙己自己活在屈辱中,小说写得很好,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孔乙己不来的时候,大家便也这么过,没有人关心他的命运,他的痛苦,他的生死,没有人关心,只有一个人关心他,是酒店的老板关心他,为什么关心他,因为他还欠着酒钱没还呢,想着是自己的那个钱,所以一到八月十五就在黑板上写着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好久没来了,大家判断孔乙己是死了。最后写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不知道他确实死没有。

孔乙己的悲惨境遇造就了他的迂腐、可怜、可悲,所以说孔乙己的生与死是科举制度决定的,这个制度的腐朽本性已经深入孔乙己的灵魂深处,那么孔乙己是怎样在潜移默化中成了旧时代的殉葬品呢?

《狂人日记》是一个抽象的,总体上的吃人的总论,孔乙己下面是具体的讲怎么样吃人,首先写了一个知识分子被吞噬的悲剧,在时代的转换时期,在时代的衰败时期,有一批知识分子首先就被牺牲掉了,像孔乙己这样的人他不能及时的转化为现代的知识分子,鲁迅自己也是参加过科举考试的,他也是晚清的人,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是最后他走向了新文化,他去学习了新知识,在他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被认为是走投无路,被认为是把灵魂卖给洋鬼子,他在日本把辫子剪掉了,回到中国之后,没有办法,到街上买了一条假辫子装上,所以他走在路上,别人都指指点点,说看辫子假的假的,然后说这是假洋鬼子,就是每一个时代转换时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有的时候是进退两难,而像孔乙己这样的人,就完全被旧的时代给吞噬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