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希腊沉船 350件“爱琴遗珍”亮相故宫神武门展厅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李洁)大理石雕塑、青铜雕塑、玻璃器皿、沙发构件……2000多年前,一艘货船在从希腊驶向意大利罗马途中,不幸沉没在爱琴海西部海域,其满载的罗马贵族订购的奢侈商品也随之沉寂深海。如今这些见证了古希腊璀璨文明的珍贵文物亮相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向观众诉说封存的历史,展示古典艺术之美。

9月14日上午,“爱琴遗珍——希腊安提凯希拉岛水下考古文物展”在故宫神武门展厅揭开神秘面纱,展览将持续到12月16日。

不同以往,此次展出的350件文物,来自于一艘公元前1世纪的古希腊沉船,这艘船是从希腊驶向意大利罗马,装载着大量罗马贵族订购的商品,却不幸沉没在爱琴海西部安提凯希拉岛附近海域,在水下静静沉寂了两千余年。

青铜雕像“安提凯希拉哲学家”,只剩下了头部、手臂、双脚和衣服残片。摄/记者 田宝希

尽管被海水浸泡两千多年,许多文物被腐蚀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但仍能从中看到珍贵的历史信息,也能欣赏到残存的古典艺术之美。

此次展出的包括船体残骸、生活用品、大理石雕塑、青铜雕塑、玻璃器皿、运输用的陶瓶、沙发构件等,向人们展示了古希腊文明的方方面面,涉及到航海、经济、艺术、宗教、体育等领域。

其中,一组大理石雕像尽管不再洁白细腻,但仍然能从它们残存的形状中辨识出古希腊写实主义雕塑的高超技法与迷人魅力。比如一个做出屈蹲姿势的男孩雕像,应该是一名摔跤运动员,正面向对手,准备奋力一扑。人物的比例、肌肉、神态,均被刻画得非常到位。

一个做出屈蹲姿势的男孩雕像,应该是一名摔跤运动员,正面向对手,准备奋力一扑。摄/记者 田宝希

此外,考古学家在沉船中发现了古代卧榻的构件。卧榻是希腊罗马时代奢侈生活的见证,在很多浮雕艺术中频频出现,留存下来的实物却不多。也许正因栖身于沉船,卧榻构件才得以为今人所见。设计师用有机玻璃还原了卧榻的全形,把不同构件固定在相应位置上,让观众知道这些构件曾经是卧榻的哪些组成部分。

“对普通观众而言,这大概是一个学术性比较强的展览,用水下考古发现的物证详细讲述了沉船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现象。那些朴实无华的瓶瓶罐罐,那些古代雕像的残肢断臂,那些糟朽不堪的船体构件,乍一看貌不惊人,但是却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有趣知识,以直触灵魂的艺术之美。”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今天,故宫博物院举办这样一个展览,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博物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传播文化知识,开阔观众视野。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更应肩负起这样的责任,不仅要把中国本土文化发扬光大,还应面向世界,面向全人类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单霁翔院长同时透露,今天在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重文德之光华——重华宫原状文物展”也将同时拉开帷幕,把乾隆皇帝时代的宫廷生活介绍给希腊观众。展览将展出故宫博物院的119件(套)文物,涵盖绘画、金银器、织绣、玉石器、漆器、珐琅器、陶瓷、钟表、生活用具、宗教文物等多种类别珍贵文物。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原创作品拒绝任何形式删改,看法新闻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