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成大事者皆有六戒,你做到几点?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学问和工业方面的成就,备受后世推崇。曾国藩的“六戒”之道,值得我们反复推敲研究。若能读懂,百事可成,受益一生!

第一戒:戒久利,戒众争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人生没有一本万利的事情,更没有能长久获利的事,所以凡事应见好就收。久利只是一种幌子,引发人们的贪心,使其步入陷阱,万劫不复。

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众争之地其实充满危险与祸乱,易招是非。况且众争之下,得到的利益也不过是琐碎。

第二戒:戒弃美,戒忘恩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对待别人一定要客观而公正,不能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就否定这个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交往,要懂得多一些宽容,而不是感情用事。对于恩怨,我们不能因小怨忘大恩。滴水之恩,尚能涌泉相报,一点小怨,更应用宽容之心去忘怀。

第三戒: 戒说短,戒夸长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揭露别人的短处与夸耀自己的长处,本质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优势,恶意贬低别人。这种行为是心胸狭隘的体现,在人际中最易遭人记恨。

鲁迅说过:“我的确时时刻刻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自己。”真正的智者总是从自身寻找问题根源,正如孔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而非贬低他人来寻求对自我的安慰。

第四戒 :戒独利,戒众谋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见利益是人之向往。但独占利益者通常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曹操宁可操纵一个傀儡皇上也不称帝,就是不愿陷入困境,被多方势力打压。

谋划事情则贵在迅速作出决策,商议的人太多,既会动摇决策的诞生,也有泄露秘密的担忧。

第五戒:戒懒惰,戒狂傲

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大多数人一辈子平庸,只因懒惰。梅兰芳最初也资质平庸,但他不甘于此,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宗师。

庸人败于懒惰,天才却输于狂傲。李自成勇猛有才略,起义称王,却因胜利滋生骄傲,最终惨败。

第六戒:戒恃才,戒逆势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古人常说:尽人事,听天命。对于做大事的人而言,开阔的眼界与丰富的阅历是主要的,才华是次要的。正如刘邦,自称治国不如萧何,出谋划策不如张良,带兵打仗不如韩信,却能高瞻远瞩,并网罗他们为自己所用,从而成就一番霸业。

而成就大事,除却人谋,还看天意。我们尽最大的努力,顺应时势而为,即使失败,也别怨天尤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